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小城市 > 崇福 正文

崇福“民生三伯伯”工作站创新农村“自治”模式

2014-06-10 08:39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牟凤娇 通讯员 陈炜巍

  #!time!#“你看我家的门闩好好的,却被他们打断了,你给评评理。”东安村的陆小狗气冲冲地走进“民生三伯伯”工作站。

  “我家被偷了,小偷留下的作案工具就包括他家的这个门闩,我还没来得及追究,他倒还有理了。”同村一起来的陆炳寿火气也不小。

  “先别急,一个一个来,把事情理理顺。”“民生三伯伯”工作站的“长老”之一陈如根给来者倒上一杯茶,笑呵呵地说。

  对着“三伯伯”的笑脸和一杯热水,双方的火气减了不少。原来,不久前,陆炳寿家被盗,小偷逃跑后,将作案时使用的一条凳子、一个门闩等留在了陆炳寿家。而这些作案工具是陆小狗家老房子的物品。原来陆小狗将老房子出租给了外来人员,当时不知情的陆炳寿家人一时冲动,便将陆小狗家的门闩打断了。两家人于是找到了“三伯伯”要求评理。

  听完当事人的讲述,“三伯伯”上门查看了现场,断定非陆小狗所为,除了提醒报案外,还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调解:提醒陆小狗在出租房子时要查看对方暂住证,对打断的门闩,则要求陆炳寿家以旧赔新,最后双方言和。

  崇福镇东安村位于城郊接合部,个体皮草业较为发达,全村5000多人口中,外来人口占了近一半。这几年,由于村里征地拆迁、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等原因,类似的邻里纠纷也日渐增多。如何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东安村党总支一班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建立“民生三伯伯”工作站,聘任了在村民中德高望重、口碑好,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且法律知识丰富的“三伯伯”祝夏毛、陈如根、沈新民。他们中一位曾担任过原芝村乡副乡长,一位曾担任过崇福司法所老所长,另一位是火炬村的老村长。

  就这样,一种“法治”和“自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模式诞生了。

  “在农村还是要以传统文化为着力点,注重以情入法。”祝夏毛说,农村邻里之间建立了比城市居民更密切的地缘感情,在调解中,他们充分利用“和为贵”的传统文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再进一步融入法律法规,促使双方化解矛盾。此外,“民生三伯伯”工作站以提前排解为切入点,注重防调结合。他们以“民情民意收集点”为依托,认真排查并悉心调处网格内可能引发社会隐患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矛盾化解在萌芽期。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法律事宜,工作站还会联系法律顾问,给予专业的法律指导。

  杭州萧山区的谢先生在东安村承包池塘养殖甲鱼,今年6月,他聘请章桥头组的老沈等6人给甲鱼塘围水泥板墙圈。由于水泥板突然倒下,打断了沈金夫的腿骨,双方在医药费赔偿上出现了分歧。“三伯伯”调解时发现,对于安全事故的认定,存在口头约定现象。为了让双方满意,“三伯伯”几次上门做工作,作出了各承担50%责任的调解结果,双方对此均认可。

  以说情为基,融法入情,“民生三伯伯”渐渐成了大家“说理”的好去处——邻里之间有纠纷了,找“三伯伯”;对村委会有啥意见,也找“三伯伯”;甚至谁家有喜事了也不忘告诉“三伯伯”……

  “在调解中‘三伯伯’既能以德服人,又能以理服人,所以调解成效很显著。”东安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纠纷调解中,“三伯伯”注重文明引导与现场以案说法,既有利于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避免后遗症,又达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并使工作站成为普法教育的前沿阵地。今年初以来,“民生三伯伯”工作站共调处民间纠纷20多起,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