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让“非遗”活在当下

2014-07-16 08:40  来源:今日桐庐郑磊

  #!time!#近日,在北京举行的《“手艺”里的中国梦》——百集纪录片《手艺》创作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指出,更深入地去挖掘传统手艺与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关注手艺的现代处境,让这些古老的技艺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中,才是当下“非遗”保护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

  笔者以为,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好地贴近生活和时代,贴近社会需求,是“非遗”有效传承的一个难题,也是考量今天城市文脉科学发展的一个挑战。

  近年来,关于如何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好“非遗”的理论很多,比如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但在实践层面却抵挡不住产业开发的压力。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手工技艺可以进行生产,曲艺舞蹈戏剧可以进行商业性演出,但有些传统文化实践、仪式、风俗习惯,是不能进行生产的。所以说,要让“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不仅要进行科学保护和继续传承,还得真正让它们从题材到样式都能够活在市民的生活当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传承基础和长久活力。

  具体到手艺的产业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已经逐渐远离人们现实需求的那些东西重新拉回到当下生活,让它和人们日常生活,和老百姓的需求、欲望重新对接。

  关于这个问题,我县的民间剪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我县通过产业化发展,将剪纸设计融入服饰、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让剪纸这个原本只能欣赏的“非遗”作品,与百姓的生活贴近了,也受到了不少百姓的欢迎,让更多人了解了剪纸、喜欢上了剪纸。不过,虽然我县在剪纸产业化这条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因此,把现代理念注入到“非遗”保护当中去,与当前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有市场前景的,鼓励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进入市场,特别是与发展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服务项目,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让“非遗”继续活着,并且具有源源不断的传承基础和长久活力。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