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杭州西奥电梯的总裁周俊良,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九十点,他正忙着筹备即将在澳门举办的2017年营销大会。届时,公司将推出全新的智能装备。
这里的企业都在变得更“聪明”
北斗星服务系统就是周俊良这次准备推出新的服务系统。这套系统很“聪明”,可以让业主直接呼叫维修工,整个维修过程也能“了如指掌”,安装在电梯里的“黑匣子”可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况,一旦发现数据异样,系统会主动派维修工上门。
周俊良说,目前公司无论是在设备制造,还是公司生产管理方面,都在不断地向智能化转变。
走在西奥电梯偌大的厂区内,你会发现工人寥寥无几,每条生产线上几乎都实现了机器操作。这些机器工作,都是通过电子工单系统来完成,给它一个指令,就开始作业。工厂的每一道工序,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全程监控,进度也会有反馈。这样的“机器换人”的智能化生产,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一条生产线至少减少10名工人,电梯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而整体操作人员减少了15%,公司生产销售年复合增长率保持50%以上。
西奥电梯的智能化转变只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开发区有七八十家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位居前列,不少企业正在逐步突破传统的生产,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努力。比如专心做气门嘴的万通智控,现在已经在研发带传感器的汽车轮胎气门嘴;专门生产风力发电设备的运达风电,是全省唯一用有国家级实验室的企业。
整个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全省唯一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今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要达30家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历经多年的发展积淀,余杭开发区专注智能装备、健康医疗、绿色环保、布艺家纺、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并按照“互联网+”产业模式,实现五大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了“5X1”产业体系。
其中,在智能装备产业上,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器、仪器仪表、流体机械等,龙头企业有老板电器、长江汽车、西奥电梯、运达风电、春风动力、微光电子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形成开发区百亿产业群。
今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了一个小目标,要力争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0家,其中30亿元以上企业4家;新增国家高新企业15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5个以上;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
2020年,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千亿,比2015年翻一番。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龙头骨干产值占80%以上,培育的众创小微企业达到1000家。
在周边配套上,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不断努力,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万宝城、玖玖国际等综合体开业,地铁9号线现在也在加紧前期工作,浙江理工大学也拟落户在开发区。
此外,根据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今后这里将打造成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长三角一流科创新区以及杭州都市品质新区。开发区将形成“一心三核七区、四面山水”的空间结构;人口规划上,到2020年,规划范围常住人口约34万人;在道路交通上,形成“两纵两横”的快速路网和“三纵四横”的主干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