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教育就业 正文

“亮剑”有偿补课 争议下前行

2014-11-03 08:41  来源:《钱江晚报·今日桐乡》记者 许惠良

  #!time!# 上周,桐乡市教育局出台了《桐乡市教育系统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违规收礼等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明确将从严查处教师有偿补课、违规收礼等行为。此消息一经发布,即刻引起各方热议。

   有市民认为,有偿补课等行为犹如教育界的“毒瘤”,有损教育公平性,是该好好管管;而有市民则认为,有偿补课市场需求面广,且已存在多年,光靠一纸“禁令”很难彻底消除。

   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对于刚下发的“禁令”,学校、家长、老师又是如何看待的?这些天,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调查】

  有偿补课还真有些普遍

   有偿补课在桐乡有没有?答案肯定是“有”。这一点并非记者主观臆断,而是采访了多名家长、教师后得出的结论。

   一名姓杨的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目前在上小学,其他课程都还过得去,就是数学老是“掉链子”。“小学是打基础,肯定要想办法提高数学成绩。”该家长说,通过别人的“牵线搭桥”,从去年上半学期就找了孩子的数学任课老师进行补习。

   与这名家长类似,市民张女士从小学3年级开始,就给女儿安排了任课老师补课。在她看来,有些老师课堂教学有所保留,真正精华的部分在给学生补课时才会教授。

   张女士透露说,在她身边,还有不少家长和她一样,都给孩子找老师补课,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点。

   采访中,不仅众多家长坦诚说出这一现象,一些老师也是直言不讳。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有偿补课在桐乡已存在很多年,起初是家长找上门,然后双方半推半就,再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现在有些老师明码标价,外快的收入比工资还高。”该老师说,他也曾给学生做过家教,只是后来时间上不允许才没继续。

   一名沈姓的老师也向记者表示,有偿补课现象在初中、小学相对比较多,尤以小学阶段最普遍。

  【分析】

  三大现象或是主因

   凡有果,必有因。那么,有偿补课现象这个“果”的“因”到底是什么?记者采访得出的结论是——市场需求。

   而通过进一步抽丝剥茧后,记者发现,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市场需求,除了少数教师受利益驱动外,从众心理、家庭情况、教育理念等也是主因。

   钟女士的女儿今年上6年级,学习成绩还不错,理论上来说用不着找老师补课,但她经过思量还是将孩子送去补课。

   谈及原因,钟女士回答得很干脆。她说有一段时间,女儿回家后会经常提起班里的某某同学在补课。

   “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喜欢做一样的事情。”钟女士说,拗不过女儿的执着和担心老师会“区别”对待,她才下了这个决心。

   钟女士考虑的是孩子的内心想法,而有些家长则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市民陆先生和妻子工作都挺忙,有时候很晚才下班,连去接孩子的时间都没。

   “尽管由父母负责接送,但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管不了孩子的学习。”陆先生说,他也曾想过将孩子送到辅导机构去,但因为学习关联度不大,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到处向朋友打听,最后决定将孩子委托给了任课老师代为照料。”

   此外,在不少家长心中仍然充斥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他们认为,找老师补课一举两得,一方面让孩子获取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拉开和其他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上学期间孩子还可以得到老师额外的关心和照顾。

  【看法】

  学校:明确处罚更好管理

   学校是打击有偿补课的主阵地,应该对“禁令”会有更多的理解,因此记者选取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共4所学校进行了采访。

   崇德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对于有偿补课这个问题一直都颇为关注,其实早在“禁令”下发之前,不论大小会议,校方领导都会要求全体教师自律,千万不能做出有违师风师德的行为。

   “曾经在全校教师中举行过拒绝有偿补课的签名活动。”桐乡六中的钟秋老师说,学校对于师风师德这一块工作向来都比较重视,一直紧抓不懈。

   而多年前,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桐乡市高级中学等学校,早在不断重申师风师德重要性的基础上,制订了成文措施,要求在校老师不得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

   “以前措施有,但没有具体的处罚依据。”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正校级领导张国良认为,和以往不同,这次的“禁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够让一些被不良风气浸染的教师望而生畏。

   记者发现,4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对于“禁令”的颁布都非常赞同,他们认为明确处罚依据,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对实现公平教育也带来积极意义。

  教师:有利于规范整个行业

   打击有偿补课,教师铁定是“主角”,那么,他们的看法又是如何?

   大部分教师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部门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出台这样的措施,有利于规范整个教师行业,从而回归教育的本源——教书育人。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一些老师表露了内心的疑惑。比如,有一位老师就问了记者一个问题,她说,如果朋友的孩子让你偶尔补回课,而他又很热情的非要用钱表达谢意,这样的情况算不算违规?“中国人最讲究情分,有时候推掉可能会伤害到朋友之情。”在这名老师看来,“一刀切”的背景下,有时候也确实会因此遇到一些让人为难的事。

  家长:“禁令”还需时间检验

   对于“禁令”,广大家长的态度主要分为3种情况。

   第1种是绝对支持。

   家长沈女士表示,每个人都精力有限,一位老师如果长期从事有偿补课,心思根本不会放在正常教学上,这对其他孩子肯定会产生不利影响,而此次“禁令”一出,肯定会有效打击这一现象,从而让教育资源更为合理分配。

   第2种是担忧。

   有家长认为,存在即合理,有偿补课既然能被不少家长所接受,定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存在,如果非要全面禁止,那么有需求的孩子又该去哪里汲取更多的知识?

   第3种是质疑。

   谈起这个“禁令”,市民沈先生有些麻木,他说,从N年前开始,国家和地方都在不停打击有偿补课,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这一纸‘禁令’是否真的有效?”沈先生说,但愿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记者手记

  疏堵结合才是“良方”

   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禁令”已经下发并执行。

   在这条高压线面前,不论是有需求的学生家长,还是曾经从事过有偿补课的教师,眼下,最要紧还是规规矩矩做事,千万不要尝试触碰。

   当然,要解决量大面广的有偿补课问题,光一味的“堵”肯定不行,还需要配以一些“疏”的措施。

   记者了解到,未来,桐乡将跟随嘉兴市本级教育部门步伐,利用网络平台筹建“在线课堂”,依靠全市广大特级教师、名师等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录像课堂、直播课堂、在线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获取优质学习资源,切实解决现实需要。

   或许正是关注到这种有违师风师德现象的愈演愈烈,桐乡市教育部门才痛下决心,制订相关处罚办法来严厉打击。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