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教育就业 正文

回归纯文学的原点
——对话小说《清明》作者阿惠

2014-09-19 11:2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记者 王铮铮

本书各大新华书店及亚马逊、当当网有售

  

  王铮铮:小说《清明》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在这部书里,你设立了一个名叫娟娟的女主人翁形象,当初是基于怎么样的考虑?

  阿惠: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刚好是处于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这股改革潮流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以及于此带来的精神上的觉醒,是很难用语言描绘的。所以,我设立了一个娟娟的女孩,力图通过她当时的一些心理变化、以及接触到的社会片段,从侧面来反映这场变革。我们说,个人命运往往是建构在国家命运之下,这是不自觉而真实存在的事实。我只想为当时的这场变革留下一个历史的注脚。当初取了《清明》的书名,要的是它的含义:气清景明。这即是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我想,也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王铮铮:文学评论家骆寒超老师说这部作品称得上是一部诗体小说,它的行文布局有什么特点?

  阿惠:写好差不多2年多,后来断断续续改了有7、8年,到出版前一直在修改。以前我写过诗,诗歌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最恰当的字眼放在最恰当的位置,所以行文上会比较苛刻,一拖二拖时间就拖长了。

  《清明》如果从头到尾浏览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溪流,有回旋、有曲折,但没有大的波浪。我想常态的生活就是如此,我更关注的是人内心的变化。当初也有深层次的构思,这么说吧,一种是传统与对传统的铭记,一种是精神上的境界递增,这,可能要通篇细细阅读后才会有感悟。

  王铮铮 :本书第三章节中的画师,性格形象鲜明,与女主人翁相互产生了感情,这方面你要表达的是什么?

  阿惠:纵观世界美术史,有这样一个奇异的现象,基本上最为杰出的画家都是男性,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厨师界的现象差不多,这我得不出结论,只是把它最为一种现象描述。艺术创作是一种内心磨砺的过程,不可避免很多人会走向极端。但在中国传统画创作过程中,人们得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并于此不断提高着个人的艺术与道德修养,而这,应该是与人的悟性分不开的。小说女主人翁身上,具备了传统的生活美德,以至于让画师也从中也感悟到了艺术的真谛,我觉得这是一种互通的境界。

  王铮铮 :这本书的最后,以娟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作为收尾,是否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阿惠:在写到茶楼学艺时,通过茶艺师的话语给将来打下了伏笔,当时是考虑以后创作续篇的。这样收尾,我想是作为主人翁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在娟娟经历了这些事之后。可以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原先闭塞的社会将会击开,包括地理环境也包括人的心智,但与之而来的是,传统的东西会泯灭,新的秩序将会建立。而作为从这些地方走出来的具有良知的个体,肯定会有某种失落也更会有某种希望,毕竟在当时的时代,在经过了漫长的闭塞生活之后,人们心智的觉醒及对财富的渴望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且在将来会演变得越来越烈。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陈丽丹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