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他们是各自领域内的“牛人”,拥有不懈的钻研精神和高超的职业技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他们还注重帮助自己团队中的同事一起提高,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事,共同进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动力。
从零开始到行家
技术革新创效益
1997年,徐智权作为海盐县“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进入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17年来,和企业共同成长。他毕业于染整专业,但由于岗位需要,只从事了3个月的印花工作就被调至设备管理处,于是他一头扎进了车间的机器里,从零开始,跟师傅、查资料、阅书籍、研图纸,逐渐成为企业电器方面的行家里手。
2008年,他负责公司技术创新研发工作,为了提高亚麻的可纺性,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亚麻针织纱的项目中。在他的组织下,实现了亚麻和其他品种纱线的混纺,销售收入达到3500万元。他所研发的亚麻竹节纱填补了国内外亚麻竹节纱生产的空白,拓展了市场领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直以来,徐智权都十分重视科技应用,他改进了新型高效亚麻细纱机,提高纱线的质量和产量;研发出了双氧漂工艺,解决了环保问题。由于他对机器设备的精通,经过他的各种技改,不但解决了设备问题,还降低了运行成本,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如今他虽然调离了设备处,但是企业所有的设备问题依然由他帮忙解决。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同事,他也先后获得公司优秀管理者、县大学生创业园优秀带头人等荣誉。
身兼数职无怨言
毫无保留授经验
孙国峰在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身兼多职,一人分担了3个部门的管理职责,工作千头万绪,双休日连续加班,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毫无怨言,总是把工作摆在首位。作为技术骨干,孙国峰主持和参与了中心历年来的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
2012年,检验中心抓住国家在军工领域实施第三方检测制度的机遇,取得了军工三级保密资质。孙国峰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开展军品紧固件检测新项目的前期调研、标准理解和检测设备选型,组织科室对军品检测项目的学习和检验大纲的编制。在他的带领下,性能室承接了各类军品检测3000多个批次。在原有工装及专用检测装置无法满足要求时,他带领部门人员经过反复设计调试改版,设计出符合检测要求的专用检测装置,解决了军品检测技术难题。
孙国峰作为中心“师徒带教制度”首批带教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他将新老员工进行优化分组,充分利用老员工的经验,对新员工进行结对帮扶,充分调动新员工的学习热情。他还经常采用现场指导和集中理论学习的形式带教新员工。目前已集中讲授累计30余课时,将相关检验检测技术无私地传授给新同事,加快团队技术能力的形成。
带出十几名徒弟
都达到中级水平
陆会华是海盐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数控组长,他一直在机械分厂车工岗位上工作,加工技术水平出类拔萃,主动带头研究技术难题,完成难度高、工艺复杂的工作。为使产品保质保量,在技术操作加工中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加工技术工艺,同步制作确保产品精度的工装夹具,编制成熟的数控程序,加工的产品零部件不仅外观精细,而且每年的质量合格率都在99.8%以上,产量质量在公司内名列前茅。
作为企业创新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之一,陆会华在团队活动中出点子搞技术革新,改进制作工装夹具,钻研数控加工理论知识,他参与的“不锈钢圈的装夹工装”项目获得2012年度“双革四新”三等奖;他参与的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2013年度获得公司“管理成果”奖。同时,他每年都参与新产品开发,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技术骨干,他带出的数控车工已有十几名达到了中级操作技能水平。平时,别人不能完成的加工工序他总是热心帮助指导,有些员工不会编新程序,他就主动帮助编程,并教其方法,在员工中有较高的威信,在数控加工中发挥了职业技能带头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