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前不久,申洲集团第17个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今后每周五晚上,60余名车间一线操作工将在公司内接受浙江纺织学院老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由人社部门到企业组织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员,不仅能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还能获得政府一定的资金补贴。”申洲集团办公室副主任虞丽萍介绍。
技能培训进车间,授课、实训、考试都在企业内开展,开班的数量和时间也由企业自主安排,而由此产生的培训费用却由政府买单。眼下,在北仑,这种企业点单、政府买单的个性化“培训快车”纷纷“开进”企业,为企业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本力量,也是许多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人才种类。”北仑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社部门着力探索既方便企业,又节省费用的新方式,于是个性化“培训快车”应运而生。
海伯公司是首批引进“培训快车”的企业之一。今年4月,海伯公司精机部朱科华顺利通过了公司内部开班的钳工职业资格考试。他告诉笔者:“培训课既体现理论高度,又结合实际案例,头天晚上学,第二天就可以应用到工作中。”该公司总经理贺定芳表示,许多业务骨干是公司当年出资送到外部培训学校培养起来的。如今培训班进企业,老师上门授课,企业更是卯足了劲做培训。目前,公司50%的在岗钳工完成了培训。“大规模培训后,公司产品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企业克服经济不景气,迎难而上谋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培训快车”同时也让企业批量培养技能人才成为可能。自去年12月开出第一个培训班以来,申洲集团有800余人通过技能考试。虞丽萍表示,借助这种培训方式,今年他们有望培养2500名一线骨干。吉利宁波公司培训主管陈晓浩说,今年公司计划培训员工300名,三四年就可以实现车间一线操作工人人“一技在手”。这要在以往,一年也只能送二三十人外出培训。
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北仑已有申洲、吉利、三星等50多家企业累计开班60多个,近3000人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占北仑全区同期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总人数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