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妈妈为了多元化培养女儿,每周末给女儿报了很多兴趣班,但即便如此,孩子的兴趣似乎也没凸显,反而出现了顾此失彼,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自理能力偏差、责任心不强等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这是凯旋教育集团茅以升实验学校教师发展工作坊里的一场讨论。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讨论不仅有学校老师,还有来自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的全国教育专家。上周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4学术年会在江干区召开,围绕“教育均衡与质量提升——集团化教育实验的模式探索”话题,200多位教师、专家教授进行了讨论交流。会上,江干区着力打造的“新教育共同体”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与赞赏。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江干教育在追求更高位的优质均衡道路上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创造性地推出“新教育共同体”概念,并细分出“名校新校”、“区域联盟”、“教师研训”、“院校合作”、“跨体制校”五类教育共同体,促进资源共享、联片推进,打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升级版”,让教育从“盆景”成长为连片的“风景”。
比如教师研训共同体。2012年底,位于城东新城笕桥、彭埠区块的笕桥小学、夏衍小学、彭埠二小、天成教育集团四所学校,组成了“城市新区教师研训联盟”。在浙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省师干训中心支持下,联盟整合各校专业发展优势,推行以项目制为主要特征的类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六大模块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目前已建立9个由省内知名特级教师如沈大安、张化万、童承基、朱乐平、唐彩斌等领衔的名师工作室。
“新教育共同体”,是杭州集团化办学的又一次创造性尝试。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郝志军用“实验先锋”四个字评价“新教育共同体”,在全国范围来看,它是引领教育创新发展的先锋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