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e农行动 正文

做个有技术的都市农夫 更想把稻米卖出三倍价格

2016-02-06 09:18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施雯/文 孙潇娜/摄

  这台春耕机曾是刘松小时候的“玩具”,城里孩子玩小汽车,他玩的就是春耕机。

  #!time!#很多人进城打工,是觉得在老家种地没前途。这次我们跟踪的候鸟刘松,却是“都市农夫”。

  2012年,27岁的刘松从安徽老家来杭州闯荡,虽说是进了城,他仍旧撸起袖管下地干活。

  刘松的妈妈,是个爱面子的人,儿子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她一直不愿和乡亲们提起儿子进城种地的事。她无法理解,全家种了一辈子地,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儿子读大学,到头来为什么还是要去种地。

  2016年春节将至,钱报记者跟着刘松回了他的老家。清晨从杭州出发,驱车4小时,来到位于安徽芜湖南陵县家发镇的花园村,一个有1000多人的村庄。

  家人专门杀了只土鸡

  欢迎家族唯一的男娃回家

  我们陪刘松回家时,村里的积雪还没融化,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路,通向田野之中刘家的老宅。眼看家到了,车子却打滑,陷进泥潭无法前行。刘松下了车,娴熟地跑到田边草垛,扯下几把稻草,麻利地塞到轮胎下。车子油门再一打,顺利摆脱泥泞,直奔刘家老宅而去。

  他家是一栋毛坯二层小楼,上世纪90年代翻建的,现在常住的是刘松年迈卧床的爷爷和照顾老人的小叔。刘松爷爷有三个儿子,但刘松是老人唯一的孙儿,被全家寄予了厚望的宝贝。小叔养了一年的土鸡,一直不舍得吃,刘松才回家小叔就宰了一只,炖上香喷喷的鸡汤,烧了锅自家种的大米,女儿早就喊饿了,也不许吃,得等刘松来才动筷。

  吃饭时,刘松捧起饭碗告诉我:“在外工作,最想的就是家里这口大米,自己种的,从来不打药。在城里,我也坚持用生态的方式种地,很受市场欢迎,收入每年都在涨。就算是种地,我也买了车,我妈妈才不反对我种地了。”

  大学毕业后拜师学种菜

  现在成了农场托管公司合伙人

  刘松读的是职高,后来考上了皖西学院学农,学的是动物科学专业,2009年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农场猪倌。他觉得,猪圈臭烘烘的,自己也一身味儿,“我看菜地干干净净的,特别羡慕菜地师傅,成天跟着他,求他教我学种菜。过了两年,菜地师傅退休了,我也学成了,就接替他管菜地。”

  刘松说:“从养猪到种菜,我当时对这个改变挺满意,不过,在安徽种地收入不高,我想我有技术,不如去大城市闯闯。”

  2012年刘松到杭州下沙一家农场上班。刘松一边种地一边带徒弟,培养了十几个农技人才,当时的雇主很满意。他说:“当初选择学农,是因为高考分数低,选别的专业怕掉档。工作以后才发现,能种出高品质菜的人非常少,懂技术的农人反成了香饽饽。”

  来杭打拼三年,刘松换了三家农场。上一次跳槽,刘松是在下沙一家综合型生态农场做场长,那里蔬菜、水果的种植,鸡鸭、猪羊和水产的养殖工作,都是他一手抓。

  夏天,刘松要在大棚菜地蒸桑拿,冬天要在大雪寒风中搞生产。因为坚持不用农药,只用有机肥的生态种植方式,刘松要在田头付出更多的劳动,好在他的收入也能赶上普通白领,有10万左右。

  刘松还在继续琢磨,怎样才能把农场经营搞得更活,给自己增收?

  刘松想到爷爷小时候,在地主家干活不要工钱,只要求地主年底按工钱折算一小块地给他。他“依样”效仿,组建一支小团队,农场主出固定承包价,他的团队负责生产,自负盈亏独立运营。

  农场经营被搞活了,生意越来越红火,因为刘松点子赞,农场主就和他合伙开了家农场托管公司。公司刚开张,一口气签下4家农场的托管协议,还被不少投资机构相中。

  作为团队骨干,刘松去年起为一家农业集团输出管理,主管杭州农场,最近这次跳槽,收入翻了番,达到了20万。

  要成立合作社帮村民种地

  想把稻米卖出三倍价格

  今年过年回家,刘松想干两件大事。一是翻新老宅,盖个小楼,把爸妈、二叔、小叔全家都接过来住,让全家人重操旧业种水稻。二是找村主任毛遂自荐,成立村级合作社,帮全村人种地。

  在家吃完中饭,他就冒雨赶去了村委会,找到村主任、村支书,商量建立村合作社的事情。

  村主任听了刘松想帮村民种地的想法,有些纳闷:“你想种点啥?村里人的地不是自己种,就是租给别人种,成立合作社帮大家种地,有什么好处?”

  “我算过,村里1000多口人大概有3000亩土地,现在基本种水稻,成立合作社,我打算继续种水稻。”

  村主任更奇怪了:“要还是种水稻,费那个劲干啥,能不能种些别的?”

  “现在村里种地都用农药、复合肥,稻谷只能卖每斤2元,米的品质差,土壤还容易板结。我种的水稻,比村民自种效益好,大米能卖到每斤6元。”刘松解释:“跟我种地不用农药,只用有机肥,冬季农闲时,撒些紫云英种子改良土壤,稻田还可以套养麻鸭。农田改善后,还能套种蔬菜、水果等,经济效益会一年年好起来。村里的农产品,我在城里帮大家推销,好的农产品,现在销路不愁。”

  一番解释之后,村主任点头了:“年轻人就是有想法,我打听过了,只要村里有5户自愿和你一起干,合作社就能成立了。”他鼓励刘松,“你先小规模尝试,如果干得好,全村人都会愿意跟着你干的。”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