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e农行动 正文

农民日子好红火 下姜村里过除夕

2015-02-21 07:5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 王慧敏

下姜村一角。 王慧敏 摄

  乡村的除夕,年味浓得似乎要溢出来:太阳这才刚刚偏西,吃年夜饭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踏着鞭炮碎屑,迎着满街的红灯笼,记者走进了下姜村。

  下姜,隶属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在浙西,下姜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下姜“穷”,与交通环境有关。山里的货物卖不出,山外的货物进不来,村民的日子能不枯焦?

  不过,这早成老黄历了!现在的下姜依然有名:村名前常被人们冠以“最美”“最富”这样的形容词。在这次探访中,一条平展展的水泥路把记者从淳安径直送到了村口。再看眼前的村容:一栋栋崭新的三层楼房依山势而建,街巷一律由平展展的青石铺就,路两旁的行道树或红梅怒放、或玉兰乍绽……

  村支书杨红马黧黑精瘦。介绍起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下姜村能有今天,得益于我们营造出了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又变成了金山银山。”

  杨支书带记者登上了村里的观景台。夕阳下,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杨红马说,以前村里的山几乎全是瘌痢头,树还没长成材,就被砍来卖掉或被砍去烧饭。后来,在政府引导下,村里进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种上了经济林木和各种果树。“溪边那片是150亩水蜜桃园;远处山坳里那片是500亩中药材黄栀花;山坡上那片是220亩紫葡萄园;脚底下那片带塑料棚的是60亩草莓园。从春天到深秋,山坡上的花一茬接一茬开,水果一茬接一茬摘,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大花园、大果园。”杨红马自豪地指着前方介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没等记者提出问题,他接着介绍:“当然,光有生态还不够,大家兜里还得有钱。有了好风景,有了花果山,其实就等于栽下了‘摇钱树’。你瞧,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甚至东北、内蒙古的游客都慕名跑来了。村里许多人家靠办农家乐发了财。这都过年了,游客还不断档。大年初一,光‘凤林农家乐’一家就要接待50多个上海游客。”

  “目前,村民的日子到底怎样?”记者问。“2001年以前,村里224户人家,221户是土坯房。现在,家家都是一砖到顶的楼房,村上有一多半人家买了小汽车呢。”杨红马回答。

  在村头的“望溪农家乐”,主人姜祖海正在收拾一桌子的鸡鸭鱼肉。谈起这些年的变化,这位村里有名的“文化人”分析起来有条有理:“贫困村脱贫,离不开上级的帮扶。不过,帮扶要讲科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是要帮农民找对致富的路子。政府在帮扶我们村时,每一个动作都抓住了‘牛鼻子’。譬如保护生态,先给家家建起沼气池。这样做,一举三得:消除了污染,解决烧的问题,植被自然而然就保护了下来。再譬如,这些年,有了钱之后,有些人不安耽了。政府又引导大家‘由里往外美’,争取每个人都能‘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你去看看,我们村的文化礼堂红火得很。多一个广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

  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横跨溪涧的廊桥桥头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一群农家妇女正随着乐声跳排舞。而村文化礼堂前的广场上,一群年轻人正在练习舞龙,个个额头上都挂着汗珠。一位虎背熊腰的小伙子揩去额角的汗水告诉记者:“一会儿就要看‘春晚’了,得抓紧再练一下。明天就是村里的春晚了,我们是主角。记者,你要来看噢!”

  (原载2月20日《人民日报》)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金菁菁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