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石潇俊)衢州的美,美在山水和草木之间。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0%,大气水体质量、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率均名列全国前列……
作为钱塘江水源地,衢州因生态保护的需要,在发展工业方面有了诸多限制。然而,衢州的资源禀赋,在生态经济再破藩篱的今天,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这个浙西古城,牢固树立打造现代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最美客厅”的目标,以全域景区化为理念,打造出一批特色明显、示范带动效应较强的活力小镇、风情小镇、魅力小镇。
江山耕读村
环境治理起步早
碧水悠悠、远山出云。一进入衢州这片土地,记者首先领略到的是一幅平和恬静的山水画卷。
衢州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衢州市“要成为美丽浙江建设重要生态屏障,重点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这对衢州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护水为绿色发展,也为守护“一江清水出衢州”。拉标杆、清三河、促转型,衢州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浙江省清水源头的使命。
2015年4月,在衢州全市乡镇书记交流会上,市委书记陈新率先提出了“把小城镇打造成最美客厅”的工作目标。四个月之后,衢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了集镇改造提升工程:2016年年底前,全市44个建制小城镇实现环境大治理、功能大提升、面貌大改观;其余38个乡小城镇同步推进综合改造。
治理水污染,问题虽然在水中,但根子却在岸上。为了还原记忆里的清清溪流、漾漾绿波,2014年以来,衢州坚持源头控污、岸上截污、内源清污多项并举,农村水环境和城市内河景观共同提升,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域整建制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的地级市。
环境治理,规划先行。衢州市全省率先建立“乡村规划师联系特色村”制度强化小城镇规划管控。全市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力量112名参与乡村服务,同时积极邀请来自社会各界的60名建筑、园林、交通、水利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规划师主动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农民建房等村庄规划实施管理、示范村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指导与监督,合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衢州市规划局党委书记徐骋对记者表示,衢州环境整治的中心工作,可以总结为三句话: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所有的工作都要深入化、细致化、具体化,最终落实到项目上。”徐骋说。
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
完善功能 提升小城镇品位
衢州市整治办的五楼会议室里,一张严家淤区块的三维地图格外引人注意。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大屏幕,不断变换角度来模拟实景。这是衢州新引进的“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通过三维倾斜功能,可以实现全时空、全领域、360度全视角的监控。
2017年,衢州市全省首创“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小城镇”融合模式,把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实现智慧转型。在规划过程中、实施中,通过运用该系统,可对道路、建筑外立面、线乱拉等实现监控,实现了对小城镇整治与整治后的长效管理相结合。
为提升小城镇建筑的结构设计、质量安全,统一规范建筑特色风貌,从源头防止“房乱建”现象,衢州市由规划部门主导,在龙游县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以“提供服务、规范行为、自我管理”为宗旨的小城镇建筑工匠协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协会的建筑工匠成为当地小城镇“房乱建”整治中名符其实的“排头兵”和“急先锋”。
据统计,协会成员由6年前的300余人,发展壮大到了1316人,仅2016年就制止和纠正130余起违建行为,吊销17名违规施工工匠的执业证书,全县初步实现所有小城镇建筑一镇一貌,避免了“千镇一面”。
在小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衢州市结合乡镇经济基础和综合财力较为薄弱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创新引进“建设—经营—转让”的BOT模式,用于小城镇农贸市场、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目前,现试点运用该模式并已建成衢江区农村垃圾处理系统、江山市贺村镇南农贸市场两个项目,江山市新塘边镇农贸市场、峡口镇农贸市场等其他6个运用BOT模式的农贸市场正在有序建设之中。
一处处变化的背后,折射出衢州城市的转型及背后的规划布局——完善小城镇功能,提升小城镇品位,打造一座现代的田园城市。
如何把小城镇改造提升与当地风情风貌相结合,衢州因地制宜,走出了特色小镇差异化发展之路。常山县球川镇国家级中心镇示范点突出生态休闲产业;青石赏石小镇创建突出赏石产业、度假旅游产业;柯城区石梁镇在外立面改造中,挖掘山水石梁和金庸武侠传统文化特色,力求体现桔韵小镇特色风貌。目前,初步培育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如“江南古塞”廿八都镇、“赏石小镇”青石镇、“关隘古镇、水墨杨林”杨林镇、“源头茶香小镇”齐溪镇、“民国风情小镇”保安乡、“竹海古镇”溪口镇、“画里沟溪”沟溪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