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6日讯(通讯员 高晓玲)创新决胜未来。今天,杭州余杭区召开创新发展大会,现场发布由“未来之星”“未来之光”“未来之源”“未来之力”四大模块组成的“翱翔计划”。
其中,“未来之星”计划五年时间内,引进100名以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MIT TR35榜单等入选者为代表的,拥有颠覆性创新技术,引领带动行业发展的顶尖科学家、战略家等顶尖人才;引进1000名以全球名校优秀博士、博士后为代表的在各行业领域有较高造诣、成绩显著、敢为人先的领军人才;引进10000名以全球名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才;引进200000名各类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储备人才,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创新活力强大的人才队伍
“未来之光”,聚焦深入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打造资本市场“余杭板块”,着力打造金融服务新高地,创新“人才贷+人才担+人才险”金融服务模式以及加快构建最优资本生态圈。目标五年内上市企业达到50家以上。
“未来之源”,则是到2025年,构建“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链条,形成世界一流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未来之力”,以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为导向,通过动态调整优化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举措,确保人才和企业政策应知尽知、优惠应享尽享。
除了发布“翱翔计划”外,余杭区联合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华立集团、贝达梦工场等企业共同发起的余杭数字化改革企业联盟也正式成立。
这一由领域数字化改革的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开放性数字化产业生态联盟,旨在推进余杭区数字化改革工作,推动数字驱动的创新,力争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核心技术创新策源地、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地、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
其实,“翱翔计划”与“数字化改革企业联盟”是余杭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之江实验室总部投入使用、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实验装置建设稳步推进、中法航空大学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型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能级科创平台呈现集聚趋势,余杭用更加高效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方法,培植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余杭用更加开放的人才理念和人才政策,深耕宜居宜业的创新沃土。人才创业险、人才服务综合体、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
此外,余杭用更加智慧的治理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幸福安全的创新环境。智慧斑马线、自动驾驶车、无人机运输,生活在余杭,科技感十足;数智乡村、未来社区、未来城市,生活在余杭,安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