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代的洋坑村朱氏宗祠。
核心提示: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是否意味着只能留下钢筋水泥丛林?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衢州市衢江区,通过组建 “乡愁办”,全面开展“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希冀为当地人留住乡愁,并从中探寻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更多元方式。
浙江在线8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芸 区委报道组 柳 婧 江玥)两年多了,蓝允勤和他的团队始终不曾停下脚步。除了衢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外,蓝允勤还兼任当地“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对他而言,“增加的不只是一个头衔,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衢江区,一个以衢州母亲河命名的地方,位于神秘的北纬30°线西南侧。这里有距今1.37亿多年的“节理石柱群”、被誉为“华东第一天坑”的灰坪喀斯特地貌天坑、世界最高大坝之一的乌溪江大坝;也有着杨炯奉诏入衢、“东方灰姑娘”明孝贞纯皇后等历史传说。
“前世之宝,后世宝之”,衢江人深知这句话的分量,2015年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内率先组建 “乡愁办”,蓝允勤成为第一批成员。这个兼具使命与情怀的团队,目前有6名工作人员,已发现57000多条乡愁线索,涵盖古村落、古梯田、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名人等19个类别。
“乡愁是村口的一棵老树,是妈妈烧的那碗面,也是你每次回家时总要拐弯的那个转角。不同的乡愁记忆,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乡愁文化。”衢江区委书记吴江平说,“乡愁办”的成立,就是为了人们在挖掘、整理的过程中,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让乡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全民动员,寻找乡愁记忆
傍晚时分,暑气逐渐散去,廿里镇六都杨村文化礼堂门前的广场逐渐热闹起来。
“这个文化礼堂也是杨继洲针灸文化馆,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可是我们村的骄傲。”推开古色古香的木门,村支书胡建平介绍起陈列的针灸起源、发展简史、杨继洲医案等文史资料。
有着“中华第一神针”之称的杨继洲,出生在六都杨村,行医46年,历任楚王府良医和太医院御医,被后世尊称“针圣”。随后,这根“神针”穿越近500年历史时空,在衢江六都杨村偏安一隅,留下一面长10米、高3.2米的石墙,偶尔会有人在经过时好奇地瞄上一眼。胡建平惋惜地说,如今的杨氏故居中,唯有这块照壁尚存完好,但是它的辉煌历史却鲜有人知晓。
直至两年前,在“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中,杨继洲的著作《针灸大成》才被衢江人重新认识,而这本连当地人都极少听闻的古书,已被翻译成7种语言、48个版本,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
所幸,如今的六都杨村已经陆续启动古村落保护与景观提升等工程项目,对重要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两幢雕梁画栋百年老宅将得到修复;老宅前面的危房被拆后,将拓宽建成一个杨继洲文化广场。同时,衢江向世界发出邀请,全球寻找明代针灸大师后裔。
“我们希望找到与杨继洲及其后裔有关的方志、史料、逸事、谱牒、碑铭、传记、文物、拓片、诗词、歌谣、研究论文。” 吴江平表示,衢江正致力于借此古书,厘清针灸发展产业,在衢江大地上传承、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康养路。
“衢江的历史文化遗存太丰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时,又新发现1313处,从我们的角度看,有些应该可以保护得更好。”手捧《行进衢江·乡愁记忆》丛书的“乡愁办”工作人员感到既遗憾又欣慰,“其实寻找的过程,也在渐渐唤起群众对这些文物的保护意识。”
在莲花镇五坦村,从宝岛路拐进一条狭窄的小巷,眼前是一幢破败的房屋,墙体早已剥落,庭院内的杂草有半人高。细看之下,整个建筑格局又十分讲究,木雕精美。
原来,这是一幢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清代祠堂,由于之前未能及时得到良好保护,已被定为D级危房。“一下雨我就担心。”村民江玉明心有忧虑,他和几位村民请专家为祠堂制定了修缮方案,等待资金筹集到位,就开始分步修缮。
“别再让那些刻有历史记忆的载体,渐渐离我们而去。”一声呼喊,道出了衢江人留住乡愁的迫切愿望。搜集、整理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各类乡土风俗和习惯,建立“乡愁记忆库”,绘制“乡愁地图”,打造一批 “乡愁示范基地”……这一切,为的就是延续文脉、留住记忆。
熔古铸今,乡村期待重生
“浙西第一商市樟潭古埠”“鱼山村青石黑瓦的古老水碓”……乡愁记忆名单的不断扩容,让每一位衢江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安置小区龙潭佳苑与衢江新区之中,新建成的求知路平坦宽敞,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一棵屹立道路中央、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樟树,曾经让施工人员左右为难。“是搬移,还是保留?”吴江平带着“乡愁办”的几位工作人员,沿着新城区拆迁和安置地块,用脚步丈量实情。
“每一棵树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吴江平在这棵老树下,捡起地上一段枯枝,和有关部门交流:“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中,尽量不要惊动每一棵古树,每一处老房子,它们都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记。”
如今,道路已通车,周边小区拔地而起,分散在城市中的那些树木、那些老房子,却不曾被打扰,保持着它们原来的样子。
“庭前花开花落,阡陌轮换春秋度,清竹簇簇竟翠枝”,说的便是举村乡翁源村。据《翁氏家谱》载,宋淳熙甲午年,翁氏的先人翁甲公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迁移来此,选中这三面环山、林泉丰美的地方定居下来。
村庄分布在溪水两岸,黄泥墙老房子依山而建,马头墙、雕梁画栋,大小宗祠气势庄严。登上村里的制高点,只见历史与现实的色彩沉淀在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中,展示着一种深沉而久远的美感。蓝允勤介绍,这里曾是遂昌和举村的贸易中心,溪边设有码头,宗祠里演戏时曾有近千人观看,岸边的铺子生意红火。翁源村还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何既保护古村,又使古村发展,让当地村民真正获得实惠?蓝允勤和团队成员一直思考着为古村“换血生肌”:“我们一边收集了其他古村落保护工程的案例,希望能从中找些‘灵感’,同时也希望能够有专业人士提供相关详细的指导。”
2015年,衢江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赴杭州,与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签订双向战略协作协议,正式启动衢江南部山区再造项目,翁源村就是其中之一。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及其设计团队将为村庄发展找到新方向。
“现在,王澎团队的设计方案已经敲定,不久就将开始动工。”在举村乡党委书记章李华的蓝图中,翁源村的特色精品生态休闲游前景可期,“游客今后来这里,住大师设计的民宿,面对着一脉清溪,满目青山,享受大山里的沉静。而对于村民来说,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在全旺镇幸福源村,“王澍效应”正在为这个小乡村带来新活力。村口的百年大树下,由王澍亲自指导,中国美术学院、东南大学和麻省理工建筑学院的学生们共同设计的公厕,从去年开始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幸福源村公厕本着就地取材原则,地面和外立面由当地河床收集的大卵石铺设堆砌而成,屋顶、四周围挡、厕所挡板所使用的材料均为毛竹,与幸福源村漫山遍野的毛竹融为一体。这座公厕还建有景观水池、毛竹座椅供游人休憩。在王澍看来,厕所虽小,对于乡村的意义可不小,它带来的是现代文明的新理念,有助于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心怀故土,游子归去来兮
在回莲花镇之前,张水根做过销售、当过包工头,却总觉得自己“和城市格格不入”。“我就是一个农民”,听从内心的呼唤,张水根回到村里,创办起占地700多亩的家庭农场,从事水果种植。
这份坚定,来自于衢江这几年坚守绿水青山、践行绿色发展的显著成效:作为曾经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衢江对生猪养殖场先后进行六轮整治,生猪年饲养量从281万头削减到36万头,散养户全部消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立土壤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全区家庭农场、企业进行土壤环境普查……
好山好水产好果。从成立家庭农场之初,张水根就致力于生产放心农产品,农药化肥精准科学定制,还请了专家评估种植品种。今年,张水根180亩的桃林里引进了新品种——映霜红蜜桃,从3月底开花到11月初成熟,历经7个月的生长期,果肉厚实,味道甘甜,糖分能达到22%。
“这种蜜桃市场采摘价在每斤30元,不出意外,今年亩产能达到2000斤。” 张水根说,咬上一口这番精心种植的蜜桃,家乡的味道和童年的记忆,便会涌上心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衢江,吸引着更多的“张水根们”回归:衢江海归硕士饶胜男,辞去异国年薪30万元的工作,回来开启“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新型发展之路,成为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胡建回到深山老家,将旧宅改造成山间别墅,经营起白莲崖居卖风景;90后“农二代”姑娘傅星如毕业后回乡,推广“稻鳖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百斤鳖、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守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吴江平说,“从一只橘子到成批的放心农产品,从一本古书到一批康养产业项目,从一块石头到几百家钙产业转型升级,都成为为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动力。”
山水生态得以循环,村落肌理得以舒展,一幅“远可望、近可游、居可养”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已经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