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大江东城市建设绿色转型:地下建“管廊” 地上铺“海绵”

2017-08-17 08:23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何碧青

  江东大道地下管廊效果图

  海绵城市公建类用地建设示意图

  

  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大江东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也带给人们越来越便利的生活。在大江东新城脚下的广阔空间,同样进行着重大变革——预计到今年年底,集聚区综合管廊项目将实现主体竣工;去年《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将大江东列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区域之一,目前集聚区建设用地范围均已按照市专项规划的要求落实海绵城市技术经济指标控制内容。

  未来,“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现象将逐步从大江东消除,地下建“管廊”、地上铺“海绵”的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让集聚区今后的城市发展重“面子”,也重“里子”。

  告别“马路拉链”

  城市中大部分管道直接埋于地下,一旦管线出现问题,就需要破开路面进行施工,因此被生动比喻为“马路拉链”。综合管廊则让原本“各行其道”的强电、弱电、给水等各类市政管线,住进一间“集体宿舍”。那么,大江东“地下城”将会是什么模样?

  据悉,大江东综合管廊包括江东大道、青西三路、河景路综合管廊3个项目共约11公里,占整个杭州综合管廊试点建设任务三分之一以上规模,是目前杭州在建综合管廊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实现主体竣工,建成后的入廊管线包含高低压电缆、通讯、给水、污水、燃气管道等。

  在江东大道道路北侧非机动车道和机非隔离带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已经初现容貌。

  “打桩、开挖、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工程已经完成大半。到今年10月份,就可以走进综合管廊,一睹大江东‘地下城’风貌。”在江东大道综合管廊建设现场,施工人员还透露了许多建成后的 细节:“每隔150米设置出风口、每隔2千米设置检修井道……”综合管廊主体竣工后,管廊每隔一段距离会设置疏散检修井道、投料口、出风口,直通地面绿化带。

  相比其他地区综合管廊建设,大江东三个综合管廊项目都与道路提升、新建工程同步实施,避免了道路重复开挖、重复建设。在推动大江东新城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这条城市“生命线”的先行,也将打通城市地下脉络,提前告别“马路拉链”。

  让城市会“呼吸”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缓解内涝之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去年《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将滨江、余杭、萧山、富阳和下沙经济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7个区域列入专项规划。今年5月,大江东已完成《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了市海绵办的审查,进一步保障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落地。

  目前,大江东总计6个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集聚区范围内6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成为2020年近期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区域。大江东的海绵城市建设划分为“四大分区”——1个15平方公里的重点建设区、3个近期建设区、1个鼓励建设区及1个重点保护区,每个分区设定不同的任务目标。

  重点建设区主要为江东新城片,主要解决工业初期雨水污染中油类等污染物,以促进水环境的保护;鼓励建设区主要考虑到前进工业园项目绿地较少,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可待其他片区具备示范效应之后,产生动力推进实施;重点保护区则以江海湿地为主,更多地注重保护与协调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缓解内涝的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也将为集聚区带来可期效益。

  从环境效益来说,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潜流湿地、滨水绿带等绿化面积可实现水环境污染负荷削减、温室气体的减排、空气质量的改善、热岛效应的缓解,预计可产生效益约6.9亿元。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效益,通过对大江东新城总体品位提升、社会环境、防洪安全、科学素养、土地、房产增值等效益量化分项,预计产生效益达65亿元。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