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樟根(左)与徐华铛一起研究竹编艺术
作品 《还我河山》 徐华铛 摄
提起嵊州,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越剧之乡”,却鲜有人知,她还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之乡”,更有“中外竹编第一家”的美誉。
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人形容越剧和竹编是嵊州的一对并蒂花,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嵊州竹编传承人俞樟根将这对并蒂花糅合在一起绽放。一幅《越乡古戏台》的竹编作品,大约42厘米长、37厘米宽、56厘米高,戏台上还有两个演员,演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竹有韧劲,难控制。”这幅作品一出,众人都夸其精巧、玲珑,正是俞樟根用他那双朴实无华的手,编织了他近乎天赋般的灵感,将竹编从日用品升华为艺术品。
12岁还是孩子时就带起了徒弟
85岁的俞樟根童颜鹤发,谈起竹编,依旧精神头十足,就在5月中旬还配合央视的一个栏目组拍摄了一期关于竹编的纪录片。俞樟根说,自己不善言辞,普通话又说不好,所以遇到采访总带着自己的徒弟徐华铛。
问起学竹编的经历,俞樟根笑叹:“那说起来太长啦!我和竹编打了一辈子交道,家中三代篾匠,因为读不起书,我8岁就跟着父亲学竹编了。”谈起往事,俞老思路清晰,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凌晨4点起床,晚上8点回家,边学边干活,一天可以赚4升米,12岁那年,我已经自己带徒弟了!”
当时的篾匠,一般也就编一些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果按照这个轨迹,俞樟根日后也许只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篾匠师傅而已。然而,时代给了俞樟根一个不一样的机遇:解放后,政府组织了竹编合作社,俞樟根进入了竹编合作社,后又进入嵊县工艺竹编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先后担任工艺竹编厂的创新设计组组长和工艺竹编研究所所长,从此俞樟根开始尝试对传统竹编工艺取其精华,开发新产品。
探索动物竹编“飞入”美国白宫
俞樟根的经历谈起来就像一部电视剧。“嵊州竹编虽历史悠久,但事实上,在我师父之前都一直局限在篮、盘、罐等日用品上,他可谓是将嵊州竹编从日用品推向艺术品的功臣之一。”徐华铛接过话题。
1966年,俞樟根出差去杭州,当时他正和同事们就竹编工艺如何突破而苦恼着。一天,他在一家礼品店里发现这样一个场景:一群游客围着动物瓷器爱不释手。一个念头划过他的脑中:我们为何不创作动物竹编?
话虽如此,但竹编的材料篾丝却不同于其他材质,可塑性不强。况且,那些过去编织的作品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而动物作品缺乏规律,难度不小。思考良久,“第一个吃螃蟹”的俞樟根考虑从凹凸面较少、容易表现的大象开始创作。“我先用木头做个模型,把大象的脚和鼻子分开来做,然后再连接上去。”俞樟根回忆道:“不过第一只大象动态不好,呆呆的,四只脚像四个桌脚一样。”
之后,俞樟根与同事们一起开始了有关动物竹编漫长的摸索之路。“我们去其他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动物瓷器,去动物园观察动物。”俞樟根甚至专门买了一只大公鸡回来,反复观察公鸡啄米、奔逃、拍翅、惊飞、追逐、啼鸣等姿态。鸡的神态在他脑海中鲜活起来,一只栩栩如生的竹编公鸡诞生了。此后,竹编动物便开始了规模生产。飞禽走兽、牛马鸡鸭纷纷披上了竹编的外衣。1979年,竹编《山鹰》还飞入了美国白宫。
“后来,他又把竹编动物与传统的盒、罐、篮、盘结合起来,创制了《鸡罐》、《鸭盘》等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竹编作品。1982年,美商在广交会上一眼相中《鹅篮》,一次订货3万件套。1983年,又订了5万件套!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出口数量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起竹编加工的生意!”回忆起当时的辉煌,徐华铛仍旧兴奋不已,连眼睛都能笑出光来。也是那几年,俞樟根带领着徐华铛等几个徒弟,主创了一大批大型竹编精品,包括《苏武牧羊》、《九狮舞绣球》等。
编写《竹编工艺》传承毕生心血
1996年从嵊州工艺竹编厂退休后,俞樟根去了广州小女儿家。数年后,当他再回到嵊州,嵊州工艺竹编厂因种种原因停办,原厂“转”给了个人。说到这里,俞樟根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轻了下来,“这是我最痛心的事。”
“我经常梦见自己还年轻,还在搞竹编创作。老伴总要说我,现在怎么还要去想竹编。其实我没有刻意去想,但我还是常做这样的美梦。”俞樟根半开玩笑半遗憾地说,有些竹编艺人改行做炒年糕了,那比做竹编赚钱多了!
“虽说如此,我还是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俞樟根的语气回归了严肃。为了让竹编不至于失传,他和徐华铛耗时两年编写了一本35万字的《竹编工艺》,书中300多幅编织法讲解图都是俞樟根手工绘制,每幅图都要耗费两天时间,这一幅幅工整似电脑绘制的图,让俞樟根的老花眼深了100度。
“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自己不做了,都是帮人指导。”俞樟根言语中除了些许无奈,还憧憬着有人像他一样爱竹编,期待着优秀的工艺竹编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