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徐子渊 区委报道组 吴景赟 通讯员 刘杰)核心提示:大陈岛,一个极具历史和政治意义的海岛。半个多世纪前,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台、温两地数百名青年志愿者组成垦荒队踏上大陈,挥洒青春。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陈岛的发展给予特殊的关爱。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他亲笔回信老垦荒队员后代,寄语孩子们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努力成为新一代建设者。
这一来一回的传书,推开了时光的大门,让大陈岛的垦荒传奇再次来到人们面前。
风不言,海不语。但人们从未忘记,这座漫坡荒草、处处废墟、台风肆虐的荒岛得以“重生”,是第一代垦荒者用青春和汗水浇灌下的希望。总书记的回信是写给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的,也是写给每一个当代的大陈建设者。
站在新的起点,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岛屿将如何继续闪耀东海?台州市委、市政府用五个字勾勒出大陈岛的未来——三区三基地:浙江生态渔业示范区、国家海洋文化示范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全国垦荒精神教育创业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基地、中国沿海重要物资储运基地。
一年已经过去了,那里又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再登大陈岛,我们一起去见证。
蓝与绿
“两山”理论生动实践
甲午岩迎来第一缕阳光、梅花湾泛起鱼肚白……几声悠扬的汽笛,满载200多名游客的“庆达轮”缓缓靠近码头。走出舱门眺望,不远处的大陈岛郁郁葱葱,在湛蓝的海面上恍若散发着绿光,海风拂面,夹杂着大海特有的咸香。
今年,东海的休渔期提前了一个多月,没有饕餮美味,但这个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的海岛依然有足够的理由吸引他们:这里有看不完的美景和听不完的故事。
离客运码头不远,一条蜿蜒的“时光老街”是游客登岛后常去的地方。在岛上生活了大半辈子、82岁的柳兴法喜欢在清晨迎着朝阳,沿着老街踱步。阳光打在身上,在石板上投下长长一串影子,仿佛真的穿越了时光。
1956年,20岁的柳兴法跟着第一批垦荒队员漂洋过海来到大陈岛。为了尽快复农复林,上岛后,他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栽树。
海岛土壤贫瘠、淡水匮乏,台风肆虐,垦荒队员硬是徒手拓荒,为大陈涂下第一片绿,让海岛慢慢恢复生机。60多年过去,当年种下的松树、柏树早已亭亭如盖。
如今,大陈建设者接过垦荒者手中的“画笔”,继续绘制美丽大陈。去年,大陈岛完成了绿化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突破60%,现在驱车沿着环岛路绕行,满目葱茏;岛上生活污水排放实现一级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海风里不再有刺鼻鱼腥味;累计投入2140万元,修复海洋牧场,从空中俯瞰,绿与蓝交相辉映……
山清水秀的大陈岛也再次入选中国海洋宝岛榜,吸引了新一代垦荒者前来寻宝。
皮肤黝黑的谢恩友,从小听着海浪声长大,对大陈岛,他有着天然的感情。我们遇到他时,他正夹着规划图纸到处跑,他的眼里,大陈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都是难得的珍宝。
万千海浪扑击而岿然不动的甲午岩令人着迷,他在岩壁如削修的岸边修建栈道,让这“东海第一盆景”得以近距离观赏。落日熔金的傍晚,他又来到游客服务中心查看工程的进度。
“伴着浪涛声入眠,晨起遥望星星点点的微光,相信是很多人的梦想吧!”眺望余晖,他尽情畅想着。
修路、造房、建基础设施,在离岸50多公里的海岛上搞建设并不容易,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的雄心。
他说,艰苦创业的垦荒精神根植于大陈人心底,他们开发建设海岛的脚步一刻不停。省海洋地质公园、渔民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展馆等一批景观景点在去年全面建成;投资2亿多元的上大陈乌沙头、下大陈甲午岩两大核心景区完成工程总量的85%,无边界泳池、悬崖餐厅将是亮点;大陈岛还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等级评审,获评浙江省旅游度假区……
2016年,大陈岛接待游客达10余万人次。今年一季度,即使是淡季,游客接待量也达到1.52万人次,同比增加了43.2%。
离开前,谢恩友和我们定下一个邀约,几个月后再登岛,大陈又将是另一幅景象。
鱼与渔
重新定义人与海的关系
和每一个人群集聚的海岛一样,渔业是大陈岛的支柱产业。
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交汇影响,加以海底平坦,大陈岛周围海域是众多集群性鱼类繁殖生长、洄游索饵的良好场所,这里形成了全省第二大渔场——大陈渔场,盛产带鱼、黄鱼、梭子蟹。
老垦荒队员们至今记得当年摇着手摇船,在星芒和晨光的交替中,追着潮水出海捕鱼的情形,“撒下一张网,无需多久,就能打捞上满舱的渔货。”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当地人告诉我们,曾经,这里的海面上停泊着万余条渔船,甚至可以串联起上、下大陈两座岛。
但近年来工业化捕捞掠夺了大量渔业资源,水体污染又对鱼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每次捕鱼,等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渔船只有向海洋深处进发。
东海无鱼的现状告诫人们敬畏自然,人与海的关系必须被重新定义。在倾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执行休渔期各项规定的同时,大陈人不断作出新的探索。
渔民茅兆正决定尝试人工养殖,这听起来似乎并不新鲜,在近海,海水网箱养殖早已不是秘密。
他领着我们来到自家的养殖基地。离岛一公里的海面上,数百根水泥桩将1200多平方米的海域围城一个圈。茅兆正说,每一根桩都插进了海底9米多深,再用铜合金网把每根水泥柱围拢起来,就像鱼篓一样。
摇着小船靠近基地,撒一把生态饵料,不一会儿听到大黄鱼“咕咕”的叫声从水底传来,露出水面抢食,这个 “鱼篓”里竟圈养了20多万尾大黄鱼。
“超大的空间、原生态的环境保证了黄鱼的最佳体型和品质”。茅兆正向我们道出了他的秘密,相比传统的网箱养殖,铜围网不但防撞、防逃、防浪,还耐腐蚀、无污染、抑菌,黄鱼发病少,成活率就高了,“一般网箱养殖的成活率在70%左右,我这里至少在85%至90%。”
采访时,我们碰巧遇见几位来自日本的技术专家,藏在海里的20多吨铜网就由他们的企业供应。“我们的材料通常只应用在电子产品上,没想到还能用来养鱼,这在捕鱼业发达的日本都很少见。”带队的日方专家鹤丸俊和对大陈渔民的创意啧啧称奇。
“搞人工养殖也是对资源的一种保护,少捕捞就是少破坏。”茅兆正说。
体贴自然、敬畏自然,并不意味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要用转型升级的思维合理开发。
和茅兆正一样,靠海吃海的大陈渔民开始学会用大型铜网、深水网箱等新技术搞养殖。大陈岛如今是全国最大铜网黄鱼养殖基地,海水养殖面积达150公顷,目前总投资近3亿元的7个渔业养殖项目也即将竣工投产。
离与归
大陈岛的明天更美好
入夜,大陈岛星星点点亮起灯光,王海强匆匆出门赶着去检修一处线路,他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也是这岛上20多公里电网的守护者。
在王海强的记忆里,儿时的大陈岛比现在还要热闹,日出前,渔船上的头灯就把海岛照得如同白昼。但近些年随着岛上居民不断往外迁移,留下的人越来越少。
他原本也有机会在岸上工作,可当听父亲说,岛上电力不稳定,有时连风扇都转不起来,他心里阵阵难受,于是回到家乡的供电所工作,坚守至今。
2008年,王海强的父亲去世,离别之际叮嘱家人一定要把骨灰带回大陈岛。
没有人不想念故土,但乡愁不能无处安放。能够留住海岛游子脚步,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大陈、更现代化的大陈。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一代垦荒者为此付出的努力。
86岁的凤尾村村民孔彩凤,腿脚不便,岛上道路起伏大,过去更换一张老年证,要花两三个小时,现在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代办。针对常住人口较少、居民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大陈镇政府开通了“渔小二”热线,渔民也享受到“最多跑一次”带来的红利。
更让老人高兴的是,今年岛上第一家敬老院刚完成竣工验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大陈岛孤悬海外,往返陆岛、岛际曾是海岛居民的一块心病。去年,大陈新投入两艘高速客轮和一艘客货两用船,陆岛交通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回家变得更为便捷。
大学毕业的陈彬彬辞去杭州的工作,登上客轮返乡创业,“我看好大陈岛的发展,也愿意为大陈岛发展出份力。”
自信、憧憬写在每一个大陈人的脸上。去年,全岛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摘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0元,增长12%,比10年前翻两番;转产渔民参照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全镇民生领域累计支出2200余万元……
大陈岛,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垦荒精神从未变老,正如这岛上常年劲吹的海风。
垦荒后代话大陈
垦荒精神是什么?大陈岛这一年变了吗?你心中的大陈岛是什么样的?六一节前,台州团市委、市少工委向少先队员们发起一场征文活动,孩子们稚趣的语言里,是他们对海岛、对家乡最美好的祝愿。
我眼中的大陈岛
椒江区人民小学六(3)中队 李异凡
我眼中的大陈岛,山海一体,水天一色。海风吹开一户户的木门,门外有一艘艘渔船,汽笛声声耳边回荡。来来回回的船只,运来物资,带来游客,满载海鲜。海风习习迎面吹,海水透明而清澈,海浪拍打着沙滩上呢喃的贝壳,别有一番情趣。
我眼中的大陈岛,精神家园,心灵栖息地。一座座民房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新旧错落。任凭风吹雨打,风沙侵蚀,依然屹立不倒。岛上唯一的一所小学,书声琅琅,校园的操场总是有打球的孩子,总是充斥着欢声笑语。
我眼中的大陈岛,民风淳朴。渔民晾晒一张张渔网,熟练的手法让人目不暇接,为美丽的渔港增添了一道新的劳动乐章。
我眼中的大陈岛,寻访史迹,游客如织。漫步在一条条石板巷,路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青石板路上的青苔,仰望着斑驳的古墙,仿佛可以倾诉着逝去岁月里那些动人的故事。
我是小小建设者
台州学院临海附中711中队 陈昱灵
“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去年激动人心的情形历历在目。新闻联播里提到:“陈昱灵,梦想是当一名作家,信里的大段内容就是出自她的小脑袋瓜。”
揣着满满的感动,在闲暇的假日清晨,我又一次来到大陈。
在这儿驻守了14年的王家发叔叔兴奋地跟我说:“灵灵,这一年大陈岛变化可大啦,上大陈的悬崖餐厅和悬崖栈道在开发,老百姓的饮用水和垃圾处理站都已建好;下大陈甲午岩栈道已修好,著名的旅游景点都在维建……这儿会开发得越来越好,你要努力学习,加油!”
我会牢记习爷爷珍贵的回信,牢记习爷爷的叮嘱:好好学习,砥砺品格,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的大陈岛畅想
椒江区人民小学五(6)中队 张雯趣
大陈岛是淳朴的,从垦荒队爷爷奶奶们艰苦创业的精神中萌芽,在大陈人民奋发图强中成长。特别是自从去年习近平爷爷回信开始,我看到了大陈岛新的变化。
眼前,呈现的是宽阔的盘山公路,花园式的楼房,整洁的学校,银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繁华的港口……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每当渔汛期来临,小岛四周渔船点点,桅樯如林。一字排开的渔船上,渔民们吆喝着撒下一张张网,满怀期待地迎接丰收。
我深深地被眼前的景色吸引。而脑海里一幅更加清晰的画面绵延地展开,那是未来的大陈岛,这颗璀璨的多彩明珠绽放着别样的光彩。
那时候的大陈岛,在现代化的科技领域大展身手,展现自己的魅力。
那时候的大陈岛,均衡各个产业链,扬长避短,码头将不再是单纯上下客的场所,而是集吃住行游购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在旅游业上迈出更加独特的步伐,让世界为之赞叹……
垦荒精神在我心
椒江区人民小学五(1)中队 张婧怡
1956年,温州和台州的青年垦荒队员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崇高的理想,来到荒无人烟的大陈岛。没有房子,他们就自己搭窝棚,没有饭吃,他们就自己开垦荒地。
记得爷爷说,那时垦荒队员们只有十六七岁,锄柄比自己的头还高出一尺,一天劳动下来,手掌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疼痛难忍,女孩子们偷偷地哭泣。第二天清早,女孩子们用手帕包住手掌,依旧扛起锄头上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疼痛。傍晚收工回窝棚,她们还高兴地互相数着谁的手上血泡多,并且称之为“光荣泡”。
如今的大陈岛,草木葱茏,生机勃勃,在走过60余年的非凡历程后,早已褪去了昔日落后贫瘠的面貌。走在岛上,宽阔的道路,繁忙的港口,处处可以感受到大陈岛的青春朝气。踩着这块大海孕育的土地,我们不能忘记,爷爷奶奶们曾开垦过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用汗水滋润着我们脚下的每一寸沃土。没有爷爷奶奶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着高高的垦荒纪念碑,传承垦荒精神的信念在心底牢牢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