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补面盆的照片 资料图
浙江在线5月1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陆行军)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去,过日子就是这样。看到这张1984年补面盆的照片,我倍感亲切,因为我家那时经常叫匠人补脸盆,有时还补缸。
照片里,一老太太仰着脸和一青年妇女诉说着面盆上要补的洞。旁边一只立着正在修补的面盆告诉我们,那时物资的贫乏与市井百姓的艰苦朴素。还有排队等候修补的面盆、搪瓷碗……大大小小都叠在一起,等着师傅敲敲打打修修补补,以便重新恢复往日的忙碌使命。
搪瓷是一种利用高温涂凝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具有耐高温、耐磨、绝缘等性能,曾被广泛运用在人们日常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上。万紫千红、花好月圆、芙蓉鸳鸯、竹编牡丹、鲤鱼戏水、红双喜底纹的搪瓷脸盆、热水瓶、痰盂……是那个时代新娘出嫁必备嫁妆。
搪瓷脸盆 网络配图
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搪瓷脸盆无疑是一户人家重要的家什之一。一物多用,既被用来洗脸、洗菜、洗衣服,有时也用来搭过“浆板”,几乎一直在不停歇地被使用着。这么折腾,经常会不小心磕破或者摔裂表面的搪瓷。没有表面这层无机玻璃瓷釉的保护,里面铁质底坯会慢慢烂透出一个个洞。挨到真的破了漏了,就让它歇着,当然也有人家会去供销社买个新的。即使如此,破的也不会马上扔掉,一般会等哪天有修补匠吆喝着经过门口时让他补一补。
“补面桶喽,补面桶喽……”那时农村、城镇时常有走街串巷的匠人吆喝。
“面桶”是舟山方言,说的就是脸盆。谁家脸盆、茶杯、铁锅坏了,可以拿出来补补。补锅得支起小火炉,拉起风箱,化上铁水,比较费功夫。补脸盆就省事多了,先用砂纸把洞口锈迹磨掉,然后用一种专补搪瓷的“锡块”,熔化后用火钳夹着铁楔子蘸上锡水在破洞上涂涂抹抹,就可以慢慢封死洞口。破洞大的,需剪上一块比洞口稍大一点的小铁皮贴上,接着在铁皮与洞之间的接触面用锡慢慢焊接。
搪瓷脸盆 网络配图
在物质稀缺的那个年代,搪瓷用具还常被当作“奖品”或“礼品”。年轻工人进厂,获赠搪瓷杯;当选“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捧回的多是印着“奖”字和单位名称的搪瓷杯、搪瓷面盆;退休时,“老寿星面盆”则是发给老员工纪念品的标配。搪瓷制品还常被当作政治宣传载体,“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如今还能见到。
搪瓷的式微,许是跟不锈钢、铝合金和塑料制品的崛起有关——它们价格更低廉,形态更丰富简约。现在,在城市家庭里,搪瓷逐渐销声匿迹,但在农村,搪瓷仍大量存在,他们依然用搪瓷杯喝水,捧着搪瓷碗吃饭,在搪瓷面盆里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