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莲都“养猪上楼”奏响养生农业序曲

2017-04-25 11:36  来源:浙江在线通讯员 徐小骏 余俞乐

  浙江在线4月25日讯(通讯员 徐小骏 余俞乐)连日来,不断有河北、安徽、江西等地的养猪大户,慕名来到浙江丽水意鑫牧业有限公司“取经”。“公司通过‘养猪上楼’,不仅实现污染零排放,而且效益翻番。”负责人陈小平欣喜地介绍。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不断推进,莲都区大力推广应用“非接触发酵床养猪零排放”新型养殖模式。将猪全部养殖在干爽又环保的阁楼上,楼下放置发酵床垫料,猪的排泄物落于发酵床上经翻混机均匀拌料,可以快速与垫料内的菌种进行发酵。这也改变了以往猪栏又脏又乱,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的困扰,真正实现了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的“三无”生态养殖。

  “多次水质检测结果报告显示,养殖场废水中的COD、氨氮分别稳定在270、50以下,远低于380和70的畜禽排泄物达标排放标准。”莲都区环保分局监察大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养殖场废水进行检测。

  该公司作为我市首家建设高床发酵生态养殖栏舍标准化的养殖基地,占地50亩,建有各类猪舍4500平方米,养殖生猪4000余头。据陈小平介绍:“与传统发酵床养殖不同,养在阁楼上的猪仔不仅污染减少,而且冬暖夏凉,很少感染,养出的猪也非常健康。”

  陈小平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养殖模式的养殖栏舍配比是2.5-3平方米养一头猪,而现在养一头猪只需1-1.2平方米;每批猪的出栏时间要比传统模式缩短15天,每年光饲养成本可降低70余万元。此外,采用翻混机翻床还能节省人力60%以上。

  “畜牧业污染整治是倒逼转型升级的一大挑战。为织密污染反弹防控网,全区全面实行‘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莲都区畜牧兽医局局长梁聪女介绍,2014年以来,莲都以“拆治归”为抓手,累计关停养殖场427家,治理提升285家,落实生态消纳地6.9万亩,重点流域沿线河岸100米内全线禁养生猪。

  除了“养猪上楼”,莲都还创新推行“赶鸭上岸”“三沼利用”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浙江湍峰畜牧有限公司位于碧湖镇周巷村,占地270亩,拥有猪舍1.5万平方米,是市、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有完整的机械化养殖和污染处理设施。“公司通过引进‘沼气发电设备’,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生产、饲料厂及生活用电需要,沼液还通过管网、槽罐车进入碧湖园区种植基地进行灌溉。”负责人陈洁说,公司充分运用“猪-沼-菜”循环模式生态养殖,实现了规模猪场污染零排放。

  “下阶段,莲都还将深入贯彻党代会提出的‘勇当绿色发展探路者和模范生’新使命,持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让畜牧业绿色发展成为一道美丽风景,一份美丽事业,一种美丽体验。”莲都区区长陈豪说。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