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看海宁。作为浙江发育成熟较早的专业市场,从“无中生有”中起步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已走过20多年发展历程,正步入成长的黄金期。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如同这里广受欢迎的时尚皮衣一般,涌向全国和世界各地。
日前,皮都海宁再次加冕“国字号”荣誉的好消息不胫而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名单,海宁中国皮革城以总分第一上榜,而且还是浙江省唯一上榜的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的做法,应向其他专业市场推广。”浙江省副省长冯飞对此专门批示。
这个浙江市场经济大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元”,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山寨“A货”零容忍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一场发生在湖北、持续数年的真假海宁皮革城之争,终于有了定论。去年11月,在武汉市中院一审判定的“汉口北海宁皮革城”侵权案件中,海宁皮革城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全方位的搜证与打假,最终赢得诉讼,获赔520万元。
自2010年海宁皮革城在全国推广连锁战略以来,辽宁、江苏、河南、四川、黑龙江等地相继建设起以“地名+海宁皮革城”为名的皮革城项目。战略扩张中,一些不良商贩也趋利而动刮起山寨风。
面对高额维权成本,是姑息,还是打击?海宁选择了零容忍。为皮都正名刻不容缓,近四年来,海宁皮革城先后在陕西、重庆、内蒙古等地进行依法维权,累计提起维护知识产权诉讼27宗,其中22宗已经判决或者结案,无一败诉。
对外出重拳,对内正风气。针对“A货”和“仿名牌、傍名牌”现象,早在2007年,市场就在交易区建立“红绿黑牌”公示制度,将60余件品牌和商标以“红榜”展示推荐;以“黑色标识”明令禁止在市场内销售假冒“Dunhill”“LV”等47种涉外高知名度的品牌商品;以“绿牌”提示已合法注册但与高知名度品牌相近似的品牌。
此外,成立举报中心、设立保护基金、引入维权中心、开展联合执法等一系列举措,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违法行为持续保持了高压态势。“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从2014年的22起下降到了2016年的10起,并且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市场整治工作效果显著。”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娟萍说。
时尚设计强品牌
作为浙江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之一的海宁皮革时尚小镇,其核心区块——创意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里将承载海宁皮革再出发、再发展的梦想。“当前正处在一个全产业链拥抱设计、拥抱市场的时代,传统皮革产业必须以‘设计+’为着力点,带动产业全面升级。”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月明对此有着清晰的判断。
如何打开“设计+”的主通道?摆在第一位的是人才。通过政策引导与平台搭建,海宁皮革城已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培育设计人才。卢薪羽就是海宁皮革城进行自主品牌孵化并对皮革城进行品牌反哺的典型代表。身为尚谷传祺服饰设计公司创始人,在入行之初,她还只是宝鼎设计旗下的一位普通设计师,但现在已拥有独立工作室,并入驻品牌风尚中心。作为推进海宁皮革产业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主体,这个中心6年来已累计培育自主品牌、自主设计企业40家,设计中心工作室60家,成为提升知识产权集合优势的重要一环。
此外,中国皮革时尚周等赛事积累、人才政策倾斜以及产业集聚效应,也让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选择创业海宁。至目前,海宁皮革城已累计拥有专职工业设计人员642人。而这些设计人才眼中摆在第一位的则是:我的原创设计作品,如何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着眼于此,海宁在皮革城重点引进了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专门为企业提供专利、著作权、商标等咨询、申报和登记服务。近年来,皮革城企业共获得授权专利543件,实现设计服务收入累计5.67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值累计94.05亿元。培育省级优秀工业设计企业1家,嘉兴市及海宁市级优秀工业设计企业(设计中心)16家。
诚信担当优服务
“签订《知识产权保护责任书》,一个都不能落下!”海宁皮革城与每个经营户签订的这份《知识产权保护责任书》,是市场完善知识产权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知识产权是商户诚信等级、商铺招投标、品牌引进的主要评价指标。
要想彻底摆脱“猫抓老鼠”般的打假循环,除了用好经济杠杆,也要敢于改写游戏规则。近年来,海宁皮革城先后实施了《知识产权商品备案制度》《知识产权商品日常检查制度》《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形成了“五讲四有两会三公开”的工作机制,即:讲诚信、讲品牌、讲文化、讲创新、讲实力,有领导、有机构、有制度、有人员,会管理、会运用,公开商品信息、公开商户诚信经营信息、公开举报投诉处理结果。
与此同时,海宁还推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与皮革城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络机制,市场监管局、地税局、质监局、公安局、司法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入驻市场,帮助企业掌握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知识产权纠纷处置等程序方法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