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互联网+”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插上翅膀

2017-03-13 15:10  来源:嘉兴日报嘉善版记者 范磊 通讯员 李阳

  “重100高167,哪个尺码合适?”看到淘宝旺旺闪亮红色,姚家亮赶紧切换界面,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亲,建议您选宽松些的XL。”从小患有侏儒症的姚家亮家住大云镇大云村,现在干了近4年的淘宝客服,不出家门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县残联副理事长赵宪富说,在嘉善,像姚家亮这样做电商相关工作的残疾人并非个例。在过去几年里,县残联围绕政策、培训、基地、创业等帮助残疾人就业脱贫,“仅电商这块,全县从事的残疾人就有50多人。”

  不过,在涉足电商的过程中,残疾人面临着不低的门槛。“因为身体的原因,多数残疾人文化素质不高、互联网技术操作水平有限,这对他们做电商提出了挑战。”赵宪富说。为此,县残联采取定期需求调查、政府“埋单”、残疾人免费培训的方式,为有就业意愿、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电商职业技能培训。

  去年5月、11月,县残联举办了两场全县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现场讲解网上开店操作、网店运营管理与技巧。《嘉善县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涉残扶持帮助政策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残疾人提高了抵御包括电商领域在内的市场风险能力。

  事实上,除了做客服、设计等工作外,我县还有一部分残疾人选择在电商创业的道路上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姚庄镇横港村的张伟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去年苗木卖了40多万元,90%以上来自网上。”张伟说。2001年他在一次工作事故中失去了左手后,慢慢接触到电商并帮朋友销售苗木。2015年“何不自己搞个基地”的想法变为了现实——他成立嘉善县姚庄镇锦桃苗木繁育场,做起幼苗生意。

  通过自学钻研,张伟开发了“锦涛苗木”网站拓展销售渠道,他的黄桃苗木因为质量高、口碑好成为“网店”销售的香饽饽。张伟告诉记者:“20亩育苗场现在有固定员工3名,其中有两人也是残疾人,干些播种管理、成品苗出售等工作。”

  “张伟的电商规模不仅做得大,还辐射带动了其他残疾人就业。”姚庄镇民政办主任章益心说。为了扶持电商创业带头人做大做强,我县建立了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成立残疾青年创客空间、残疾人文化创意等基地。目前,全县已有残疾人电商扶贫基地1个,残疾人实训基地两个,残疾人电商协会两个。

  作为全县首家残疾人电商协会,姚庄镇残疾人电商协会成立于去年9月,现有会员11人,以从事淘宝网店和微商为主。章益心表示,对残疾人在电商工作中碰到的难点,协会定期开展沙龙培训交流,借助镇一级协会的资源和平台对接帮扶,“如果他们有不错的电商项目,还可以免费入驻到姚庄镇电商创业中心。”

  就全县层面而言,我县给企业和个人分别推出了相应的“干货福利”: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电商企业,县里按每年每人不低于当地两个月最低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的残疾人,享受到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和带动就业补贴标准的上浮20%。

  当问及今后有啥打算?姚家亮说客服做得很熟了,收入也不错,他会一直干下去。“县残联将继续以政策兜底、订单培训、基地辐射等为抓手,创新模式、精准扶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电商就业创业梦。”赵宪富说。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