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魏塘街道魏中村村民老袁再次来到“文化礼堂”,一刷“惠民卡”,只需花费2.5元便可上楼打一上午乒乓球过“球瘾”。“惠民卡”是魏中村试点探索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管理运作的内容之一。
“文化礼堂”的硬件到位了,软件如何升级,真正发挥“文化礼堂”的作用?近年来,魏塘街道立足本地,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确保“文化礼堂”持久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2014年,魏塘街道将魏中村“文化礼堂”交由民办非企业组织——众悦文化服务中心来运作,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各种“物美价廉”的文娱服务。按照合约,政府承担中心工作人员、大型项目等的支出,每年向“众悦”拨付30万元人员经费。“众悦”每年完成中大型公益活动项目48个、活动150场次、服务18万人次。魏中村“文化礼堂”社会化管理运作以来,举办活动315场次,形成了“周三大舞台”、“周末戏曲苑”、“文化积分银行”、“公益电影天天放”等四大群众文化品牌。“通过公共服务外包这样的形式,丰富了服务内容,也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该街道文化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从建设“文化礼堂”到培育“礼堂文化”,魏塘街道让百姓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不断丰富精神家园的内涵。令人瞩目的是,“众悦”杯桌球赛、“你寻我放”读者趣味活动、电影天天放、戏曲专场演出……魏塘街道围绕“让农村‘文化礼堂’动起来、活起来”的工作思路,精心培育“礼堂品牌文化”,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快乐大本营”。
“今天的节目看着真过瘾!”近日,城东社区“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数百名村民欣赏着嘉善满庭芳剧社带来的戏曲专场演出。当天节目以传统越剧为主,涵盖了袁派、尹派、范派等多个越剧派别的经典剧目,满足戏迷的不同喜好,其中有大家熟知的《花中君子》选段《骂堂》、《血手印》选段《花园相会》等,当台上的演员唱起这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唱段时,台下很多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手里轻轻打着节拍,听得津津有味,整场演出共为大家献上近十个节目。
“自2015年城东社区与嘉善满庭芳剧社结对后,剧社便定期为居民带来形式多样的戏曲表演。”该街道文化站相关工作人员说,“街道除文化中心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日常运营外,城东社区与满庭芳剧社、西项社区与星艺缘艺术团也相继结对。街道也在这样一种模式下,探索出一条更贴近实际的基层文化发展新思路。”
据介绍,魏塘街道采用“1+X”模式,每个“文化礼堂”会承办一场全街道范围的礼仪活动或者民俗活动。在提高自身举办活动能力的同时,也为其他“文化礼堂”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堂一品”,如西项的青少年活动基地、魏中的免费培训、城桥的乒乓运动、城东的满庭芳戏曲活动等等。同时,魏塘街道还建立魏塘“文化礼堂”“12358”工作机制,每个“文化礼堂”均做到每月放映1场电影,每年举办2次民俗活动和3次礼仪活动,欣赏5次戏曲,举办8次大型活动,使“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