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迈入高铁时代 天台将成“都市后花园”

2017-02-23 14:5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记者 王媛媛

  天台新城实景图

  “十三五”期间,浙江要打造一小时交通圈,台州将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天台正在全面谋划实施铁路、高速、省道、通用机场建设,与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要素流动、贸易往来、旅游休闲会更加快速便捷,对外开放空间会更加广阔。高铁时代的来临,天台将不仅成为台州的“后花园”,而且会成为沪杭甬等大城市的“后花园”。

  ——摘自中共天台县十四届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天台篇

  所见所闻

  位于天台县平桥镇峇溪村的杭绍台高速公路大盘山隧道工地上,随处可见挖掘机、铲车、碎石车、翻斗车的身影,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工人们一刻不停地工作着。

  约摸2点左右,工地上空“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一阵阵巨大的尘土从正在施工的隧道口涌出。等尘土稍稍散去,工人驾驶着挖掘机进入隧道内。“那声巨响是为了挖隧道做的爆破。”站在身旁的金天峰说。

  金天峰是天台县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政迁科科长,也是记者此次杭绍台高速公路之行的向导。

  为了打造浙江一小时交通圈,杭绍台高速应运而生,全线设计时速100公里,北端与沪杭甬高速连接,南端与台金高速相连。其中,台州段全长45.19公里,涉及台州境内天台、临海两个县(市),6个乡(镇),总工期4年。

  “杭绍台高速台州段能否顺利按时完工,大盘山隧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天峰说,大盘山隧道两侧连接着天台和绍兴新昌,全长8.5公里,是华东地区最长的隧道。其中,绍兴段1.5公里,天台段7公里。

  沿着施工道路往上走,记者来到隧道施工口。碎石车和挖掘机正一来一往地默契配合,将爆破产生的石块往外运,填埋在中间的凹地里。

  “为了实现‘四年工期三年完工’的目标,大盘山隧道工地的300名工人分成三班,日夜赶工,风雨无阻。”金天峰告诉记者,另外,他们还在隧道中段打了一个斜井,将此作为工作平台,再往隧道两边挖掘,以提高工程效率。目前,两边隧道已经挖出了100米的长度。

  站在大盘山隧道口的高地上,金天峰伸手指着对面山地上的两个隧道口,满怀期待地说:“那两个隧道是峇溪隧道,等大盘山隧道完工后,将中间的凹地填平,就可以将两头的隧道连在一处了。”

  金天峰告诉记者,等隧道挖好,工人们还要用拱圈对隧道进行加固,再进行装饰,安装消防、通讯等设备。

  对杭绍台高速公路的到来,沿线的村民日夜期盼。“天台的交通一直以来都很落后,当地人出门十分不容易。”平桥镇峇溪姚村的李剑说,就拿去新昌来说,他们现在走104国道要两个小时,以后穿过隧道20分钟就能到绍兴境内了。

  据了解,杭绍台高速公路天台段总长27.05公里,共设街头、雷峰2个出口,服务区1个,涉及4个乡镇,25个行政村,征用土地2000多亩,临时用地300多亩,房屋拆迁1200户。

  “2016年,我们已经征用了1800多亩土地,完成房屋拆迁1000多平方。”金天峰说,这样的征地拆迁速度在天台历史上前所未有,可见天台上下对杭绍台高速修建的支持和期盼。

  未来规划

  “五纵三横”路网格局初步形成

  “要致富,先修路”,天台人深切明白这个道理。长期以来,天台境内不通航、铁、水,交通上的“短板”使得天台的区位优势大打折扣,经济发展滞后。为了实现天台经济裂变发展,一场大的破局势在必行。

  进入“十三五”以来,天台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出发,按照“加密、成网、贯通”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提出了“五纵二横”公路交通运输网的构想,打造交通建设“百亿”工程。

  “目前,天台的路网格局是‘两纵一横’,其中‘两纵’分别是上三高速和104国道,另外‘一横’是62省道。”天台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戴以宪解说道。

  戴以宪颇为动容地说:“‘十三五’是天台历史上交通建设投资最多的时期,计划投资150多亿元打造这个‘五纵二横’路网格局,远远多于‘十二五’期间的49亿元交通建设投资。”

  根据“十三五”规划,天台将突出综合交通建设,建设杭绍台铁路、杭绍台州高速和313、315、207省道,实施一批通景公路,基本完成美丽公路建设任务,形成立体快捷、内外贯通的综合交通体系。

  2016年7月,杭绍台高速天台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同年12月,杭绍台高铁天台段举行开工仪式,预告着天台将结束“零铁路”时代,健步迈向高铁时代。

  随着天台“五纵三横”路网的逐渐形成,我们可以期待,天台与杭州、上海等城市的时空距离将被忽略,李白笔下“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天台山魅力进一步放大。

  新城老城交相辉映,打造魅力“都市后花园”

  如果说“五纵三横”路网的形成,打通了天台与外界不可估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环节,那么天台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设无疑将成为一块强有力的“吸金石”。

  “十三五”期间,天台县将加强城乡联动、区域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塑造城乡特色风貌,形成优势互补、产业互融、功能互融的城乡发展格局。

  按照“西进南拓、东优北融,改造旧村、更新老城”的城市发展总思路,依托六溪穿城、四面环山的独特自然禀赋,做深山水文章、恢复文化元素、拓展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质,使新城与老城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相互交融。

  在天台县赤城、始丰、福溪三个街道交汇处,天台人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始丰湖公园。该公园分两个大的建设区块,共占地3400多亩,概算投资约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绿地景观、建筑景观、市民广场、休闲道路、景观桥梁等。

  “始丰湖公园只是新城建设的一个缩影,2000年以来,新城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朝着‘小县大城’的目标不断前进。”天台县住建局规划科科长王丹丹说,此外,随着杭绍台高铁的到来,天台正在围绕高铁站谋划一个高铁新区。

  “这个高铁新区将和天台西面的风景旅游区、新城做一个功能区分,实现功能互融,共同发展。”王丹丹说。

  显然,交通的大发展将带着天台融入与省会杭州的1小时交通圈,催生“同城效应”,同时可以实现与杭州、绍兴等附近地区旅游资源对接,构建美丽经济走廊,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将天台真正变成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