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10月22日9时许,龙游县湖镇镇地圩村垃圾回收中转站好不热闹,屋里挤满了提着袋装垃圾前来兑换购物券的村民。清点、过磅、收纳、登记,纸箱30斤、塑料瓶160个、易拉罐40个,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价值20元的“地圩村垃圾兑换券”,74岁的胡冬珠老人径直到附近商店,选购了价值21.8元的盐、醋、酱油和洗洁精,抵券20元,付现金1.8元。
路过的行人一眼便可望见回收站门口竖着的醒目价目表:15个易拉罐、1杯(100个)烟蒂、8节旧电池等可兑换1元人民币,共有12项之多。
“每周五为开放日,每次换券在200元左右。”村妇代会主任徐素玉介绍,回收站共有义工3人,自己负责开票,两名清点人员由8名女党员、村民代表轮班。
从2013年起,地圩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作用,探索建立党员零基积分等卫生保洁机制,成为远近闻名的洁美乡村。但细心的村支书徐庭友发现,在花坛、阴沟口、公共场所这些地方,擦亮眼睛,总能找到几个烟蒂、塑料袋什么的。为此,徐庭友想出了“垃圾换钱”的法子。起初,根据“垃圾换钱”的定价,两个烟蒂就可换1元钱。“一个烟蒂竟然比一支烟还贵,这钱真花得这么大方?”村民不敢相信。
有顽皮的小孩果真送来了烟蒂,村里兑现了,数量不够,徐庭友也按足量算。这样一来,头个月,光村文化礼堂一处,就花了近700元钱。乱扔烟蒂的人不好意思了,从此,这里很少看到烟蒂和垃圾了。从今年6月起,村里顺势实行垃圾可兑换购物券,凭券可在村内商店消费,村里则按券额110%跟商店结算。
“启用购物券比起垃圾兑换实物,看似多了一道环节,但个中道道可不少。”徐庭友快人快语地说,实物采购、保管需要专人负责,从进价、品种、质量,再到食品安全等,都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设置购物券则能实现市场化运作,直接降低运作成本,为持券人提供更多的商品选择余地。过去每月四五次集中组织打扫村里卫生,现在一两次就够了。
“经初步估算,村里垃圾再回收可充抵2/3的券额,每年实际支出费用约为3000多元。”徐庭友自信地说:“现在,我们村随时随地干干净净,再也不用临时突击搞卫生了。”
当日上午,湖镇镇垃圾兑换购物券工作推进会也在地圩村召开。湖镇镇党委副书记余利民告知,全镇39个行政村主职干部和妇女主任集中实地观摩学习,就是为了推广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