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开门七件事,“柴”在“米”之前。今天的杭州,借环境提升之际,统筹安排民生工程同时施工,保障居民的用气通畅和安全。从去年年末到今年上半年,随着G20峰会系列保障项目及城中村、景中村改造工程的推进,超过2000户居民新接入了天然气管道,白乐桥、满觉陇、荷花苑等地的居民,告别了煤炉和瓶装液化气。
不过,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很多人可能没注意。比如你家的燃气灶上,火焰的蓝色变得更为纯粹。这背后,得益于杭州燃气系统全面改造提升的两大工程:硬件上,杭州主城区燃气管道大升级,中压铸铁管全部完成改造;软件上,工作人员走进超过10万户居民家中进行“安检”,为安全用气保驾护航。
万米铸铁管改造升级
7月13日清晨6时,莫干山路地铁沈塘桥站边的工地上,施工员长舒了一口气——经过9小时连续作业,他们完成了85米低压铸铁管线、6处碰接点的改造,这也意味着历时多年的莫干山路低压铸铁管改造工作全部完成。
“今年上半年,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改造提升现有的燃气铸铁管。”杭州天然气有限公司管网建设分公司施工科科长竺恩惠告诉记者。
作为燃气系统的一位老员工,竺恩惠目睹了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在他眼里,铸铁管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铸铁管的年代比较久远,能承受的压强有限,高峰期负荷集中的区域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燃气灶上的火焰温度较低,颜色偏红。”
随着峰会各项保障工程的推进,主城区中心区域最老的一批燃气铸铁管终于迎来了“大换血”。
主城区人口集中、交通繁忙,最大的麻烦就是如何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竺恩惠告诉记者,“我们一般选在晚上10时到早上5时进行施工。同时,我们还首次使用了‘大肠包小肠’的施工方法,把新的钢管从原有的铸铁燃气管里穿过去,只需要开挖几个点,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挖开整条道路的工程,施工速度更快,对交通影响更小。”
目前,相当于燃气“主干道”的主城区9.9公里中压铸铁管已完成改造提升,全部改换为钢制管道。管道输送能力增大,供气可靠性也大为提升。低压铸铁管的改造也正在稳步进行中。
十万人家迎来安检员
硬件设施改善了,软件服务也要跟上。“你家的管道很明显超期了,老化的软管很容易造成泄漏。我建议你们换成金属波纹管,我们在小区门口设立了临时服务点。”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入户检查居民的燃气设施,这样的一幕,从今年3月开始,很多杭州人都遇到过。
“从今年3月25日起,我们启动了入户安检专项行动。燃气集团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为其煤气管道免费进行安全检查。”杭州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庆说。
这项围绕保障服务G20峰会、确保城市居民安全用气推出的专项行动,名字就叫“蓝色火焰”——这是天然气火焰的颜色,也是带给用户安全、传递服务宗旨的颜色。截至7月中旬,杭城已经有超过10万户居民迎来了“蓝色火焰”。
瓶装液化气“实名登记”
在杭州,使用瓶装液化气的用户大约有100万户,多是老小区多层住户的居民、城郊接合部农民房、出租房、小餐馆和食堂等。
为了防范隐患,在管道燃气入户普查的同时,瓶装液化气的管理工作也在杭城全面展开。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委公用中心了解到,7月1日起,杭州正式施行瓶装液化气销售实名登记。“我们已经建立了主城区瓶装液化气实名登记信息交换工作平台,每一瓶液化气,都要掌握‘谁使用、在哪里’,做到‘可查询、可追溯’。”工作人员说。
实行瓶装液化气销售“实名登记”后,市民在购买燃气或接受送气上门服务时,必须凭本人身份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购气;非居民用户凭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有效证件购气。而燃气公司工作人员要如实登记购买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用气地址、联系方式、钢瓶型号及编号等信息,做到销售情况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