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讯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全国“必须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36%的浙江,如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在第26个全国土地日前夕,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保护耕地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保护着寸土寸金,给子孙留下万顷良田、留下发展空间。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以管控促保护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起一道防止滥占耕地的“防火墙”,是耕地保护组合拳的首要一招。从2015年开始,浙江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大批优质耕地被划入此列,实行永久保护,严禁建设占用。对于位于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被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先划周边、沿线的目的,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时,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为基准,确定城市建设扩展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到2015年底,我省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台州6个重点城市周边的永久基本农田,已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
而要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示范区”,则有更为严苛的标准:除了优质耕地这个基础条件,还要求是土地集中连片、耕地质量良好、适合规模经营和机械化耕作的平原优质耕地。简单说,“示范区”里,是浙江最好的土地。
经过一年多时间,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据统计,全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6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1002万亩。
被划定的土地,将实行最严格的永久性保护。在先行先试县临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后,其所属的镇街、村等集体经济组织就是主要保护责任主体,要签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协议,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设立统一、规范的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保护标识牌,向社会公示,让农户知晓。
调动农民积极性
以激励促保护
保护好农田,政府有奖励。我省从2009年开始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从今年起,我省全面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省财政对永久基本农田给予每年每亩30元耕地保护资金补助;各市、县(市、区)结合各地实际,统筹地方财力和有关资金,确定具体补偿标准,最低档补偿标准不得低于省补助标准。
“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全面覆盖到所有永久基本农田的省份。”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国斌在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省财政6.14亿元补助资金已经下发。”
“天下粮仓”嘉兴,2013年率先探索。“凡是试点的地方,农民得到了实惠,违法用地得到了控制。”张国斌表示。由于补偿资金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相挂钩,与耕地保护实际成效相挂钩,与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相挂钩,每年要进行严格考核。据统计,嘉兴市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耕地比例连年下降,“比例全省最低,面积也是全省最少”。
这个机制,还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嘉兴的一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20多万元,2014年,海宁市周王庙镇荆山村此项收入达到81.5万元。
加大垦造占补平衡
以建设促保护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近年来,我省加大耕地垦造、土地整治投入力度,稳定耕地数量,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实现“以建设促保护”。
2008年,省政府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2013年,省政府提出实施“812”土地整治工程。8年来,全省通过低丘缓坡开发、滩涂围垦造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整理等途径,累计新增耕地161.2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50.2万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40.9万亩。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垦造耕地88.8万亩;截至目前,连续1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张国斌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在保持耕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以外,更要在提高耕地质量上下功夫:一是实施耕地质量再提升工程,计划完成1000万亩耕地质量再提升任务;二是推进‘旱地改水田’工程,计划完成‘旱地改水田’面积20万亩;三是继续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计划完成‘耕地表土剥离’面积10万亩。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今年,为做好“十三五”时期耕地保护工作,省国土厅还启动实施“611”耕地保护工程,到2020年底,全省力争完成垦造耕地6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1000万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0万亩。
借“三改一拆”东风
以约束促保护
近年来,浙江借助“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东风,乘势而上,严格执法,加强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打击。
2015年至今年5月,我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4857件,涉及土地面积13746亩,依法拆除建筑物190.37万平方米,没收建筑物234.35万平方米,罚没款1.43亿元;对143名违法用地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7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日前,省政府在2015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中,对违法用地较为严重、执法检查工作进展缓慢的1个市和8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浙江违法违规用地总量逐年下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仍然突出,土地执法难、执法软的问题仍然存在。“十三五”期间,浙江开展严格执法、保护资源“亮剑”行动,每年抓住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亮剑”行动的重点确定为临时用地和违法用地未依法处理到位问题专项整治,从6月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省开展大清理、大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