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黄岩屿头乡:给青春一个不悔的理由

2016-06-14 09:1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黄珍珍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通讯员 郑茜予

  沙滩村手绘鸟瞰图。

  浙江日报讯 核心提示: “来的时候还是少男少女,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台州黄岩区屿头乡大学生村官王金熙自己都不曾想到,时间竟过得这样快。7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来到屿头乡,成为乡里的10名大学生村官之一。那时,这个小伙子的梦想,是“去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然而,上班第一天,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屿头乡四面环山,杂草丛生,年久失修的老屋摇摇欲坠,前几天下过雨的路面到处是水坑。第一次去村里走访,因为桥被大水冲垮,通往村里唯一的道路中断,王金熙只能挽起裤脚趟过溪水,到达目的地。

  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位于黄岩西北部山区的穷地方,会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7年间,大学生村官们积极参与乡里的老街改造工作,创办电商中心帮助农民销售当地土特产,并通过经营闲置旧房改造而成的民宿、书店、酒吧,极大地激活了乡村的发展内生动力。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回归。

  曾经沉睡的山乡,因为他们的青春激情与无悔坚守,正在渐渐苏醒。

  一群大学生村官坚守黄岩山区7年

  给青春一个不悔的理由

  进山,担起责任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屿头乡曾经是个出名的“空心乡”,距离城区30多公里,村落数量多且位置分散,交通也极为不便。老百姓靠山吃山,以种植番薯、枇杷、毛竹等维持生计。

  如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乡村的吸引力?2013年,大学生村官们在一次乡村调研中发现,屿头乡的特色农产品很多,农民家中的番薯干、农家绿豆面、土酒等,都是自家种植、晒制或加工的绿色健康食品,质量也好,却因交通不便等原因,难以对外销售。

  “大户有固定商家对接,不愁卖不出去,但许多小散户却找不到销售渠道。”王金熙介绍,以屿头乡最远的里岙村为例,农户去集市卖农产品,要花六十元钱租一辆小四轮车,到集市卖上一整天,一袋农产品才赚得七八十元,扣除租车费后所剩无几。农户想够买种子或农用工具,若是乡里集市上没有供应,去城里购买也要大费周折。交通问题成为困扰屿头乡发展的瓶颈。

  “农民买卖东西这么不方便,不如我们集中收购散户的农产品,帮他们在网上吆喝。”10名大学生村官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他们一拍即合,决定运用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技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他们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屿头乡政府的支持,2014年10月,屿头乡土特产农民电商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实体店和网店同步运营。实体店位于沙滩村文化礼堂内,礼堂中间的木桌上整齐摆放着农家自制的番薯干、高山生态米、手工面等20多种土特产。左边服务中心办公室墙上,“帮农民卖、帮农民买”8个大字十分醒目。

  电商服务中心成立后,10名大学生村官轮流值班,风雨无阻。起初,他们会不定期前往各自的驻村农户家里,以市场价收购产品,部分交通不便的偏远村庄,仅开车来回一趟就要一个多小时。如今,随着网络订单的纷至沓来,许多农民都会主动送农产品过来卖。“所有农产品都是经过屿头乡农办检测后才允许销售的,我们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屿头乡组织委员林雅说。

  遇到特别困难的农户,大学生村官们会优先照顾他们的生意。前年,沙滩村张婆婆家的老头子摔伤了腿,张婆婆背了一袋番薯干来到电商服务中心,想换点钱为老头子看病。大学生村官们当即买下了张婆婆的番薯干,之后只要客户有需求,他们都会主动去张婆婆家取。

  不仅如此,屿头乡还请来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外国语学院的产品设计团队,创立“柔川”农创品牌,从产品包装、标签到品牌都焕然一新。屿头乡的母亲河叫柔极溪,当地在古时也被称作“柔川”。这一夹带着浓浓乡愁的农创品牌,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共鸣。

  创业,从我做起

  屿头乡旅游资源丰富,布袋坑景区、两岸三度营地、柔极溪漂流等项目吸引了不少城里游客。游客们但凡看到这里的农家土特产,都会捎上一些给家人、朋友。大学生村官们意识到,旅游发展能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也为电商服务中心线上线下供应带来商机。

  今年,屿头乡电商服务中心升级更名为农创中心。“除了农产品销售外,由大学生村官们自主经营沙滩老街的三径书屋、小憩民宿等商铺,给村民们带来了观念的转变和新的经营模式。”林雅说,大学生村官是屿头乡农民创业的带头人,凡事他们都身体力行。

  原木书架、挑高木顶、四方小窗……大学生村官黄雪萍经营的三径书屋,已经成为老街的一个新地标。在老街建一座书屋的想法,缘于今年年初的一次山体塌方。

  当时,由于塌方造成白石、垟坑等8个行政村交通完全中断,近千名村民出行受阻。大学生村官们在给村民送食物时,不少村民向他们反映,订阅的报纸和杂志收不到。“因为老百姓对阅读有需求,才办了三径书屋。闲暇时间,村民们会来看书喝茶,或者参加书屋的读书会、经典诵读等文化活动。”黄雪萍说。

  大学生村官郑晓晓则是小憩民宿的经营负责人,这幢洋房民宿,原是老街上一幢年久失修的闲置老宅。今年3月,趁着梨花盛开之时,小憩民宿开始试运营。郑晓晓将民宿美图发到微信朋友圈,一个晚上就接到了20多个订房电话。

  由于民宿深受欢迎,现有的5个房间很快被订满,郑晓晓便建议其他客人去当地农民家中居住。“改造这间民宿,就是为了给村民做一个创业模板。村民们知道我们经营得好,就会学着做。”郑晓晓说,目前已有不少村民在家中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日前,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黄岩召开。沙滩村作为3个古村考察点之一,迎来了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端午节小长假,这里又迎来了一轮旅游热潮。大学生村官们不禁感慨,当初何曾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这样受欢迎。

  坚守,仍在继续

  2014年开始,陆续有两个大学生村官考上其他单位,离开了大山,剩下的8位则一直坚守于此。

  “其实我也有机会能走出去。”王金熙在来屿头乡之前,一直在黄岩区某机关实习。去年,这个单位的领导三顾茅庐,邀请王金熙回去协助工作。“我想了很久,整整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在想。”

  让王金熙动摇的是,城区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和孩子。但更让王金熙割舍不下的,是对大山、对村民的感情。“村民遇到困难,都会来找我帮忙,我要走了怎么办?电商中心刚开始步入正轨,我不能走。”王金熙最后选择留下来。

  “不仅是我,还有挺着大肚子从村头跑到村尾的杨婷婷、台风天陪着阿婆阿公不回家陪娃娃的郑晓晓、为了给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省钱买电子琴的黄雪萍……”王金熙说,他们常常为了村里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先放一放。

  眼下,大学生村官们正尝试转变农创中心的经营理念,发展一批带有盈利的项目,带动农户增收。“如果成功了,我们会选择继续留下来。”

  最近,这8名大学生村官的合同期将满。前几天,乡里召集他们开会商讨未来发展路径。这些大学生村官们都说,只要自己还在大山一天,他们就会继续坚守、继续尝试创新。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