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定海:构筑“道德高地”

2015-12-14 07:2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在定海,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引领着社会新风尚,用自己平凡的力量感动着他人;他们默默付出,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

  他们是道德标兵、道德模范、定海好人……

  近年来,定海区立足“道德定海”建设,以道德模范为核心,通过多元渠道挖掘、发动公众评选、媒体聚焦推出、明星效应开发、优厚待遇保障等一条龙的“定海最美”培树工程,建立起一支道德先进队伍,充分发挥道德典型在全社会的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将道德模范个人的道德魅力转化为全区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形成公民道德建设人人参与、道德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德沐港城,善润民心。深入人心的“道德定海”建设,迸发出强劲的力量,铸造这座城市发展之魂,推动定海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镇建设有机更新,人居环境绿水青山,惠民实践广受追捧。

  好人要发现打造金字塔式道德体系

  近日,定海区马岙街道三星社区的首届道德模范示范户名单出炉。村民王交座被评为支持发展示范户、张阿毛被评为移风易俗示范户,社区共有80位村民被评为8类示范户。

  2014年,在个体典型选树取得良好效果后,定海创新公民道德建设载体,从培育基层道德集体入手,开展道德模范村(户)创建试点活动。率先以白泉镇皋泄社区、岑港街道桃夭门社区和马岙街道北海社区为试点开展评选活动,选举产生300户道德模范户。

  今年,马岙镇三星社区被列为试点创建社区,6月份启动创建工作。

  村民王交座一直来关心社区发展建设。2006年,村里的主干道拓宽要经过他家,他二话不说就答应将自己新买的房子拆迁;今年村里河道整治涉及他的土地,他又第一时间答应配合工作。

  张阿毛是村里有名的热心人,这次被评为移风易俗示范户。今年起,她义务当起了社区文化礼堂管理员,村民们要去文化礼堂办事,她都会帮忙张罗。

  榜样的出现使得社区风气渐渐改变。大家发现,村里现在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人少了,一起跳广场舞、散步、打门球的人多了。

  道德模范户这一群体带来的不只是示范效应,他们更是村民和社区之间的纽带。“前段时间村里的路灯坏了,就有人找到我。”“是啊,最近村井边的水龙头坏了,也有很多人向我反映。”王交座和张阿毛两人交谈着,言语中未有任何不耐烦,相反乐在其中。

  “这次评选结果出来后,也有村民表示自己来年也要争取。”三星社区党支部书记袁友法说:“我们就是想通过道德模范户、模范村的打造,在全村形成良好的氛围。”

  除了道德模范户的评选,定海还通过5年一评的道德标兵、2年一评的道德模范和不间断评选的定海好人这种模式,不断完善全区居民道德体系建设。

  顾良冰是位普通的哥,开出租车已有7年。顾良冰在平时工作中安全驾驶、合理收费、从不拒载,急乘客所急,想乘客所想。2013年至今,每月10余次风雨无阻地接送两位80岁左右、患有尿毒症的老人前往医院做血透。

  今年5月,顾良冰和哥哥顾小龙一起被评为2015年定海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人物——“最美的哥”。

  据了解,此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人物评选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历时半年,范围涉及交通、教育、旅游、卫生等九大行业,规模为定海区历年来道德典型评选之最。每月推出1至2类最美典型,如“最美的哥的姐”、“最美健康卫士”等,共评选出94名一线岗位“最美人物”。

  最美人物是定海好人的其中一部分。定海区通过以点带线,以线促面,逐步优化区域风尚,达到全方位“道德定海”建设目的。

  笔者从定海区文明办了解到,目前定海区已经构建起由“道德标兵”、“道德模范”、“定海好人”组成的金字塔式道德典型体系。

  塔尖为道德标兵,在历届区道德模范中产生,或是在全区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具有社会激励作用的时代楷模,这也是全区道德领域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塔身为道德模范,是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先进代表,每两年评选一次,设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奖项;塔基为定海好人,是镇街道评选出来的当地较有影响力的道德人物,包括镇街道最美人物系列,具有广覆盖和普选性。

  至目前,定海全区共有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入选浙江好人榜,18位道德标兵、42位道德模范,评选出道德模范户1000余户,建设试点道德模范村5个,近600名草根道德典型被发掘、树立和表彰。

  好人有好报让“道德定海”爱心涌动

  “这一千块钱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真是太感谢了。”近日的一个下午4时许,笔者来到定海区首届道德标兵蔡月明的家里,他正忙着为自己88岁的老母亲准备晚饭。

  今年65岁的蔡月明是盐仓街道虹桥社区有名的孝子,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了老母亲30多年,洗衣、洗澡倒痰盂,即使寒冬半夜起床给母亲按摩也毫无怨言。

  退休后,蔡月明没有经济来源,每个月只有社区给的169元补助,生活很是困难。现在好了,每个月他可以领到1595元的生活补助款。“以前舍不得买鱼买肉,现在可以给老母亲改善伙食了。”

  要让好人受尊重,好人有好报。

  2015年,《舟山市定海区道德标兵、道德模范优待政策若干规定(暂行)》出台,明文规定道德标兵、道德模范可享受政治、生活、医疗、就学、就业、购房、疗休养等优待,全面保障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早在2012年,定海区就出台了《舟山市定海区网格道德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资金筹措方式,建立每年50万元的区级网格道德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和补助区域内各类道德榜样。其中,“道德标兵”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道德模范、道德示范户奖励3000元和2000元,并建立“最美”典型帮扶机制,不定期对存在困难的“最美”典型发放补助。

  笔者了解到,网格道德基金就像一杯容量为50万元的水,当年若用掉一部分,第二年定海区财政就会立刻补上用掉的那部分,以确保每年年初水杯满额。

  “今年出台的优待政策是继之前道德标兵能享受就学、就业、住房等优待政策后的再‘扩容’,优待政策的享受对象扩大到道德模范,优待政策的涵盖内容也扩大到了生活保障、医疗补助、疗养休养等。”定海区文明办副主任薛珊珠说:“如果生活困难的道德标兵、模范没有收入,或是收入低于相关补助标准,政府会给予补助,直到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就会一直补助他们到老,不再让他们为生活、为养老而发愁。”

  今年62岁的何雅云是新政的首批受益者。她的丈夫瘫痪,儿子出生时因缺氧造成残疾行动不便,全家三口靠政府“低保金”和她当清洁工的近1000元工资勉强糊口。两年前,何雅云父母又先后病倒,她只好辞去了工作,一人照顾4人,生活更显艰难。从今年4月份起,她每月有1287元的生活补助。“有了这笔钱,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对阿拉一户人家来讲,这钱就是‘命钿’。”

  顾红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好事,居然孙子的读书问题解决了。她长期为村里的空巢老人打扫卫生、买菜烧饭、端屎端尿,自己省吃俭用,却坚持每月拿出200元帮扶低保困难户,有些村民们不理解她。被评为定海区道德标兵后,顾红娣不仅被奖励1万元,且按政策规定,她户口在农村的孙子能够选择定海城区最好的初中就学,这在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学校“零择校”的定海可谓难得一见。

  对86岁的道德模范王乃旺来说,这笔钱更是解了燃眉之急。老人没有养老金,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特别是今年5月生了一场病后,每个月都需一笔医药费,他很是发愁。今年4月份起,他不但每个月有1399元的生活补助,而且这次生病花费的2万多元钱,还能获得医疗补助6318元。

  据悉,新政出来后,定海已组织19位道德典型参加湖南红色旅游疗休养一次;向5位道德标兵、道德模范发放4至12月份生活补助金42534元,8位道德模范(标兵)医疗补助发放10828元。

  他们做了好事,他们有了好报。正如定海区相关负责人说的:“让平凡的人享有崇高的礼遇,这是对道德模范重奖的初衷。让好人有好报,才会有更多人不怕去做好事,更愿意去做好事。”

  好人要宣传让“道德实践”枝繁叶茂

  今年9月的一天下午,定海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金涛老师在双桥街道紫微社区老年协会给当地市民讲了“小康王与布褴旗”、“习总书记与新建社区”两个故事,拉开了“讲好定海好故事、弘扬定海正能量”活动的序幕。与此同时,金塘镇柳行社区和环南街道晓峰社区也同时举办了宣讲活动。

  今年以来,定海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作品的灵魂,推出“定海好故事”大型文艺精品创作活动,以挖掘、创作、宣传定海古今名人名事、好人好事为重点,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由定海区委宣传部牵头,全区组建了一支由故事原作者、海洋历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宣讲骨干等组成的16人宣讲团,挑选了一批以爱国、善行、诚信等为核心,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的“定海好故事”60余个。宣讲团成员于9月至11月期间在全区所有已经建成的文化礼堂中广泛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到基层群众中。

  “很多道德标兵、模范、好人的事迹通过这次讲故事的方式,以直观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促使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入脑入心。”薛珊珠介绍,根据紫微社区好女婿王建华的真实故事创作的剧本《孝子王建华》,还入围了浙江省第五届曲艺杂技魔术节决赛。

  定海还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依托文化礼堂、公民素质讲习所、舟山名人馆、名人故居等阵地,传播定海“最美”典型事迹;创设“魅力人物故事汇”,组建由24名道德先进典型为成员的宣讲队,采用聊天会、道地会、三句半等“微课堂”形式在群众中进行言传身教。2010年以来,定海全区累计组织各类宣讲1000余场次、受教群众100万余人次。

  根植于群众土壤中的道德明星,在产生之初就积聚了人气。定海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道德明星推介作为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搭建“教育、展示、典型、实践“四大平台,除了引导公众在“听”各种模范事迹中不断领悟,还引导公众在“看”、“学”、“做”道德明星中,循序渐进养成行为习惯,广泛参与增强道德体验,自觉将道德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

  “看”有展示平台。定海区在党代会等重要会议场合、“唱响定海”等大型群众文艺活动现场隆重表彰推介道德典型;举办全区性道德模范新春拜年会,邀请历届道德模范及其亲属与区领导共话新春;印发一万册《身边的感动·道德的力量——道德人物光荣谱》和《谁是最美的人——首批道德标兵事迹光盘》,用于各类宣讲活动和以公交、广场为主等场合展播等。

  道德清风沁入人心。为了参加今年初的道德模范新春拜年会,定海环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夏泉推掉了其他的会。“参加道德模范拜年会,不仅体现党委、政府的一种态度,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这样的会一定要多开,尤其是基层,更加要营造尊重好人好事的氛围,让正能量能有平台进行层层传递。”

  “学”有典型平台。定海坚持“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双管齐下的原则,严格落实镇(街道)道德“红黑榜”,每月定期对辖区内“文明行为”(红榜)和“最差行为”(黑榜)进行亮相。笔者在马岙三星社区道德红黑榜上看到,左边红榜挂的是“晒一晒身边的平凡感动”,讲的是社区贤惠媳妇高意娜的事迹;右边的黑榜挂的是“晾一晾周遭的不良恶习”,用照片记录了村民平时生活的一些陋习,并配上了行为点评。

  “通过红黑榜的对比,让大家明确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自我审视、自我警醒、自我约束,以规范言行举止,告别不文明行为。”马岙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做”有实践平台。定海区深入实施“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确定每年3月为学雷锋实践月,每月5日为实践日,以区义工联为链接纽带,广泛开展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近三年来,全区各级义工组织共组织3000多人次义工参与帮困服务活动,开展各类进社区服务活动200余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林柏梁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