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富阳场口镇:后周皇帝柴荣后裔聚居地

2015-10-16 08:40  来源:杭州网

  柴氏宗祠

 

  《富春柴氏宗谱》

  富阳场口镇境内有两座山,一座形如甑而名曰“甑山”,另一座称为“屠山”。两山之间有个古村落,叫上图山村。

  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屠山,在县(富阳)之西南五十余里,世传有姓申屠结庐已居,乃以名其山,复以志其里(即屠山里)。(山)有寺号大雄,野史所载禅月以诗见吴越,曰: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旧时,因山界、地界等纠纷,不时与邻村发生群殴械斗。后来,有族人提议,这是否与村名里的“屠”字有关,所以,就改“屠”为“图”,“屠”为屠刀屠杀,而图则是图谋图强。

  上图山村人口1900多人,以柴氏为大姓,尊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21年-959年)为先祖。今年75岁的村民柴增昌家藏分别修于清乾隆乙巳年间、民国33年的两套《富春柴氏宗谱》,内有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文学家文天祥作的序,序云:“余督勤王之兵,趋淛(淛同‘浙’)郡,次富春之渚,适契友之子柴生学自杭新迁富春,携世谱谒焉。”据此推算,柴氏后裔定居这里至少有七百多年历史了。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柴氏宗祠,系富阳区文保单位。它由前厅、中厅、后厅和前后天井组成,用料考究,中有戏台、前厅、中厅、圆石柱,柱上有联曰:“柱下勋名贤传西晋,中道学派别有南溪”。戏台处的牛腿,或许因后周皇帝柴荣的缘故,前两个牛腿为将军像,梁柱上也有龙凤彩绘。

  上图山距富春江畔的东梓关5公里。以前,常安、湖源一带的人要去东梓关乘船,商贾要进山区贩卖货物,一般途经上图山,穿村而过的大路就成了“街道”。为了走近路去诸暨、浦江,甑山上还踏出了一条便道。抗战时期,富春江水路被日寇封锁,上图山成了淳安、建德、桐庐等地商人与富阳商人的交易场所,药店、诊所、纸行、米店、酒肆鳞次栉比。如今,虽然老街归于沉寂,许多老宅却留存了下来。目前,全村老房子有80多幢,大多集中在老街两侧。

  建于民国初年的“柴悦昌”店号,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三层楼木结构建筑,石砌墙体,歇山顶,山墙侧面有花蝶彩绘画壁。一楼,卸装活动排门,牛腿上雕刻凤凰图案。二楼,底层向前宽出一尺,裙板下夹缝板和沿口浮雕回纹、花卉纹,沿口下长排装饰木流苏。二三楼间有芭蕉扇形小撑拱,拱饰人物图案。1953年-1958年,名医张绍富曾在此开设骨伤科,后诊所移至东梓关。

  同样建于民国初年的“守谦堂”,为木结构二层楼,砖砌墙体,硬山顶,由门楼、小天井、正房、后天井、厢房组成。石库正门有檐罩,左侧有云纹浮雕青石犬门。正房檐柱牛腿有狮子戏球圆雕图案,檐枋浮雕牡丹花瓶(寓意平安富贵)、双狮戏球等图案。退堂檐枋浮雕缠枝花纹,牛腿圆雕松鹿图。

  村民柴国根保存有清代翰林院编修俞樾(公元1821年-1907年)书写的匾额一块。匾高0.75米,长2.15米,木板沙底质,暗红色,上有隶书“抱真堂”三字,字体稳健朴茂,足见扎实的儒学修养书法功力,左有黑色款铭“乙亥暮春月,□秀大兄属题,德清俞樾”,下有二章,“俞樾之印”,还有一枚不辨。

  村民柴定华家里也有清代匾额一块,上述“登科”两个描金大字。柴定华说,这块匾额的所有者是他的先祖武举人柴士绍,家里还有一把180斤重的练功用的石锁,还有一把360斤重的石锁被人拿去砌墙。柴士绍的孙子柴锡堂是文举人,曾在屠山脚下大雄寺创办东图书院,民国时期北京图书馆代理馆长金守淦、最高法院民庭庭长洪文澜都曾经得他授业解惑。

  自驾游线路:

  杭新景高速(或320国道)深澳出口下,沿宋家溪行进,过深澳大桥至白石皎村,直行1500米即抵上图山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柴惠琴 驻富阳记者 骆炳浩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