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昨天,秦山街道兵分3组,走访49家企业,向企业主发放告知书,告知企业未经审批违法搭建的建筑面积,并应当在限期内对占用消防通道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改变的是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些工作中,“拆”起着重要作用。而“拆”,也让不少人,有的欢喜有的忧,这些“忧”和“喜”,给他们带来的是怎样的变化呢?
这几天,走进秦山街道工业园区内的海盐县富宏紧固件有限公司的厂区里,记者发现,一个巨大的彩钢棚建筑已经被拆除了大半。这个场地,原本是该公司规划用来堆放原材料的。7年前,考虑到环保、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企业搭建了彩钢棚,防止原材料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污染。而今年,这处建筑因为没有审批手续,要求拆除。8月10日,企业开始启动自拆工作。
海盐县富宏紧固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锋说:“去年,我们公司按照街道的要求,拆除了50平方米占用消防通道的违法建筑。这个棚有3500多平方米,我印象中当时搭这个棚花了20多万元。”
现在拆除这个棚还要花几万元钱,李伟锋坦言:“一开始内心有抵触的情绪,但是要顾全大局,所以一定会去配合,因为我们也知道自身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还好我场地还是有的,规范一下问题也不是很大。”
海盐县富宏紧固件有限公司的厂区有14000多平方米,在整个秦山工业园区的紧固件企业中,占地面积最大。秦山街道作为全县工业园区拆违的唯一试点街道,去年9月正式启动工业园区拆违工作,截至今年6月,已经拆除了1.3万平方米。
今年7月下旬开始的“三四五”集中攻坚大会战中,富宏紧固件带头,着手拆除35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而除了富宏紧固件,今年第二批园区企业违建整治的拆违进度却相对较慢。
根据秦山街道排摸情况,目前整个秦山工业园区还有违建面积2.9万平方米。今年“三四五”攻坚阶段,计划拆除1万平方米,至年底前全部拆除。
截至8月21日,今年秦山街道共完成拆违面积11.7万平方米,完成率106.39%。
秦山街道许油车村五一组的39户农户,这几天分外高兴,因为他们搬迁的农房马上就要动工建造了。这个五一组,过去几十年,只要是碰到连续降雨,全组的农房都会被淹。今年,整组39户村民全部被秦山街道列入“解危”对象,大家终于搬出20多年的“危房”,不再担惊受怕。
秦山街道许油车村党总支书记陈建明回忆2013年的“菲特”台风受灾情况时,仍然记忆犹新:“我开了辆越野车,底盘蛮高的,排气管还是淹掉了。”那次“菲特”台风来袭,五一组村民的房子无一幸免,全部受淹,并且都成了危房。
村民沈成荣也很感慨:“终于走出了这个地方,这些房子被水淹过之后,沉降严重,住在里面实在不安全,7月‘灿鸿’台风来的时候,我们整组人都被转移出来了。”
这几天,老房子开始逐一拆除。五一组村民也将按照“经济补偿、异地重建”的方式,安置到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市镇小区。到明年,大家就能入住新房。看着“解危”专项行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村民周江山很高兴。他说:“今后我们的生活跟城里人基本上是一样的,吃过饭以后,散步就散步,跳排舞就跳排舞,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