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糖衣炸弹,它会在你幸福的时候,将你一步步引入深渊。用这话来形容毒品,再贴切不过。
在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金华、天台等地,倾听戒毒人员心声,揭开一段段有关毒品的血泪史。
挽不回的伤害
阿彤:金华人,34岁,毒龄8年。
忏悔语: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请远离毒品!
只有初中文化,但阿彤人很聪明,帅气健谈。如果不是金华强制戒毒所外面的铁窗,记者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正在接受强制戒毒的小伙子。
阿彤第一次吸毒,在8年前。他家境不错,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没上高中就做起了生意,一年收入10余万元。2007年,一个生意上的伙伴请他尝个“好东西”,他尝了,后来才知道那东西叫冰毒。多次吸食冰毒后,阿彤有些后悔:整天惦记吸毒,生意也丢了。此时,阿彤已经有了妻子和儿子,因感情不合,他与妻子分手,儿子交由他照顾,阿彤痛下决心戒毒。从2009年开始,阿彤把自己关在家中,关闭所有通信设备,试图与外界隔绝,在家中和父母全身心带孩子。过了一年,阿彤觉得自己再也不会想毒品了,以前“圈内”朋友也把他忘了,就觉得彻底脱离了毒品的控制。2011年,他到一家食品企业任职。这家食品企业刚成立,人手少,他既当销售经理,又当司机、管财务,工作渐渐有起色。不久后,阿彤交了一个女朋友,投入新的恋情,他对这段感情很认真。
交往一段时间后,女友提出分手。阿彤非常难过,情绪十分低落。此时,一个“老朋友”出现了,提出带阿彤去“玩玩”。就这样,阿彤再次用毒品发泄自己。2014年底,阿彤因吸毒被金华江南警方查获,送往强制戒毒所接受治疗。如今,阿彤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希望能尽量减少对他的伤害,尽早回去照顾他”。
写不完的剧本
阿华:贵州人,26岁,毒龄两年。
忏悔语:如果人生是一个剧本,绝对不能出现“毒品”二字。
让人很意外,阿华曾是一名作家。虽然年轻,但阿华很有才华,尤其擅长写剧本,他供职于当地一家网站,收入不错,也有不少粉丝。
两年前,阿华意外摔断了腿。住院期间,很多朋友来看望他。由于疼痛,他常常半夜睡不着觉。一次,有个朋友悄悄递给他一瓶红色“特效药”,叫“麻果”。刚开始,阿华吃了一两回,效果不错,人很有精神,以为是药物作用。靠着“麻果”,阿华觉得自己少受了很多罪。
由于经常晚上一个人写作,阿华也靠着“麻果”提神,常常几天几夜不用睡觉。朋友给的一瓶“麻果”吃完后,阿华想再要点。一查资料,发现“特效药”的主要成分竟是冰毒,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但此时的他已经无法自控。
渐渐地,“麻果”已不能让他过瘾,阿华开始尝试冰毒。很快,阿华因吸毒被警方查获。拘留期满,阿华重获自由,痛定思痛,他把亲身经历写成一部关于禁毒的剧本,告诫大家千万别碰毒品。剧本虽然写好,但阿华却没能彻底摆脱“毒魔”——他因再次吸毒被警方查获,最终被送进强制戒毒所接受治疗。
逃不出的陷阱
阿强:36岁,安徽人,毒龄15年。
忏悔语:一旦有了开头,就能料到结局。
初中毕业后,16岁的阿强到慈溪学车床技术。他年轻聪明,又肯钻研,很快成为技术熟练工,并进入一家有名的电器公司成为车间主任,年收入15万元。每年春节回家,阿强都会把攒下来的钱交给父母。他在老家受到众人称赞,父母引以为傲。
阿强的老板好赌,经常到缅甸豪赌。2000年,老板带他去了缅甸,第一次赢了上万元钱,老板说要庆祝,带阿强碰了冰毒。第二次去,阿强输了100余万元。他整天想赌博翻身,经常出入赌局,毒瘾也越发厉害。这一切,他的家人都不知道。
2001年,阿强在老家结婚。婚后,他赌博、吸毒一点没收敛,后来干脆连春节也不回家了。得知阿强欠下巨债还吸毒,家人有过责骂和苦劝,但他全听不进去。2008年,他的父亲悲愤去世,接着,妻子和他离了婚。
阿强将儿子留给母亲抚养,到处借钱赌博,赢钱吸毒,输钱也要吸。经商的哥哥想帮他一把,2013年,哥哥出资为他在老家开了一家电器专卖店,每月能有五六万元的利润。可3个月后,他将电器店悄悄转让,拿钱继续赌博、吸毒。
去年11月,阿强带着冰毒2500克、麻果436颗以及其他少量毒品到天台交易,被警方抓获。
一个曾是亲朋好友眼中的“励志哥”,就这样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