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风采 正文

一抹柿红 火了一个古村

2015-10-12 10:23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 王珏

一位村民正在摘柿子。

两名小游客在柿林古村游玩。(王珏 摄)

  #!dtime!#当火红的柿子挂上枝头,秋天便确凿已到四明山。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大岚镇柿林村,已铺满斑斓秋色,正“红韵”当头,妩媚撩人:那鲜红透亮的小柿子收集了夏天的阳光,凝聚着生活的色彩,星星点点别有秋韵。昨天,第十三届宁波四明山丹山赤水柿子节,又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如期而至,节庆的火红热烈与古村的幽雅宁静相映成趣。

  丹山赤水柿子节举办到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了,近日柿林村又登上了农业部力荐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排行榜。这一时节全国各地来的游客特别多。柿林村的农家乐饭店更是人气爆棚,生意像枝头柿子一样红火。

  早在2002年,木匠出身的村民沈兴隆转行开起农家乐,将自家屋子打造成“兴隆饭店”,这也是村里最早一批开的农家饭店之一。如今,他的一双儿女在工作之余也加入到饭店经营管理中来。不仅将花花草草点缀在用餐场所,打造出些许文艺气息,还设有免费无线网络,开通支付宝付费功能等。凭着十多张饭桌,老沈一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今年50岁的村民沈红星原先在外地从事苗木销售工作,这两年,眼看老家休闲旅游人气越来越旺,农家饭店生意日渐闹猛的情景深深触动了他。于是夫妻俩合计重新回村开农家乐饭店。“多亏了古村开发和周边景点的相互串联,可以来这里旅游、漂流,搞户外拓展,过来玩的客人非常多。如今在家就能安稳赚钱,再也不用在外辛苦奔波了。”

  “目前,村里在经营的农家乐饭店有二十多家,生意都很好,今年国庆期间,中等规模以上的农家乐饭店,营业额都在5万元以上。”村书记沈炳荣说,2002年,柿林村和丹山赤水旅游发展公司一起开发的丹山赤水景区开始试营业。从此山村开始热闹起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0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到2014年人均年收入已经有2万多元。”

  写着满山吊红文章,借着丹山赤水美名,这个原本养在深闺的柿林古村落已悄然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向往田园之乐的人前来体验古村意蕴。村子里的木屋别墅、咖啡吧、青年旅社、乡村酒吧更是把那份美好一点一滴在拉长。还有老柿林山居旗下的各处木屋、客栈隐匿在古村景区的角角落落。

  昨天,村里刚刚开业没两天的山沁居民宿已经住满客人。房客王先生专程从宁波城区过去参加柿子节,他说:“这里房屋石墙青瓦,巷弄曲折幽深,踏进柿林,古风扑面。值得来山上小住,放慢脚步好好感受四明山的日与夜。”

  淳朴的民风、传统的生活方式、古朴的建筑、文艺腔调的民宿,这些结合在一起,让柿林古村越来越有魅力。今年整个景区的游客人数已有40万人左右,旅游收入逾千万元。

  “不仅要把游客吸引过来,还要让他们住下来!”大岚镇党委书记潘剑波告诉记者,不仅在柿林村,整个大岚镇将继续围绕着乡村旅游发力,发展民宿经济,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将花木产业转型到旅游产业中来。

  在这儿纵情山水间,这份无拘无束的悠闲,吸引着城里奔忙的人。眼下,休闲的古村赏秋游览,禅意的养生静修活动,精彩的民俗表演,水墨与油彩的颜色碰撞……都在画卷般的秋色中展开来。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黄玉环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