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上城区全面完成危房治理三年行动任务

2017-06-24 11:25  来源:杭州网 通讯员 吕啸 金志伟 柴溢 记者 王紫微

  赶在今年雨季到来之前,佑圣观路44号的居民们都搬走了——这幢四层小楼已启动危房治理,一场有机更新即将开始。空荡荡的小楼,留下来等待这里的改变。

  拥有14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冯山人巷6号,曾一度风雨飘摇。今年经过有机更新,已初现新貌。“过去屋顶漏雨厉害,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现在,曾经居住在这里的15户居民,都盼着早点搬回“新家”。

  更多的上城老百姓说,从此以后,“再也不怕下雨天。”近日,上城区全面完成了“危房治理三年行动”任务(2015-2017),计划内危房提前半年全部完成治理。

  自2015年起,上城区启动危房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列入行动计划房屋514处,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占杭州全市计划内治理危房总数的37.9%,为全市数量最多。

  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心城区,上城区的“危房”,经过精心修缮,更多的成了城市记忆、文化符号。

  “上城区拥有市级历史建筑六批共162处,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地段10处,占杭州市总量的一半以上。”上城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多年来,以“应保尽保、修旧如旧、最小干预、恢复历史风貌”为工作原则,上城区发挥工匠精神,通过落架大修、有机更新,为思鑫坊、泗水新村等众多历史建筑注入了新活力,以危房治理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保护,精心雕琢“世界名城”的历史底色。

  除了“背街小巷”,上城区还有一些成片的危旧房主要集中在“城中村”中。

  近年来,上城区以城中村改造助推危房治理,随着一幢幢危房拆除,一个个地块清零,更多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比如,紫阳街道的木场巷社区,前几年遇到暴雨天气,危旧房区域积水曾经有一米多高。去年,为彻底改善百姓居住环境,上城区将该区域纳入了征迁改造范围。今年4月,昔日危房中的住户都已腾空交房。

  在多年危房治理工作中,上城区探索出了“四问四权”的民生工作模式,即“改不改”问情于民、“改什么”问需于民、“怎么改”问计于民、“改得好不好”问绩于民,落实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今年,以推进“四个全域化”为目标,上城区又立下了“军令状”——力争2017年底完成全域化危房治理目标。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张鑫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