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动漫产业曾经以26万分钟的电视动画年产量傲视全球,时至今日,这一产量已经“瘦身”了一半,连续三年保持在13万分钟左右。
“瘦身”之后如何轻装前行?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动漫应该走上减量提质之路,但是还需要时间和耐心,树立起尊重观众、尊重内容的共识。
“瘦身”之后更健康
作为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永久举办地,2016年杭州共生产原创动画片近1万分钟,比2015年下降了30%,而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一产量一度还达到过3.5万和3.4万分钟。
但相比之下,2016年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利润总额25.2亿元,上缴税金5.89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约300%、130%和150%,同时还形成了一个10多家企业组成的上市企业群,在国家相关部委组织的各类评比之中,动漫作品获奖数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本届动漫节高峰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表示,2016年国产动画创作生产持续稳定,全年产量12.5万分钟,题材更加丰富,质量进一步提升,涉及儿童多彩生活、聚焦传统文化、取材民间故事、融入多种文化等多个方面,国产动画转型升级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与动画电视相比,动画电影的表现更为抢眼。据动漫节上发布的《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放映场次、观影人次和实现票房比上年增长了13.6%、15.3%和14.1%。当年国产动画电影立项数量比上年扩容了30%。
浙江中南卡通是浙江省最早的动漫企业之一,公司执行董事吴佳说,经过十年一轮的洗牌,那些在过去仅仅依靠政策优惠和补贴生存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许多专业投资者已经相当看好动漫产业。杭州市文创办常务副主任刘长征告诉记者,他们与银行协商设立文创风险补偿基金时,起初银行要求与政府的出资比例仅为3∶1甚至2∶1,现在银行方面愿意扩大到10∶1。
寻找观众的喜好点
杭州某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童浩是一个忠实的动漫迷,他告诉记者,现在同学们比较热捧的一部动画片是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全职高手》,故事发生在大家比较喜爱的电竞领域,小伙伴们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热评一下,所以在“圈子”里流行得很快。
“全媒体时代真正让观众决定了影片的命运,观众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朱玉卿说,过去许多电影新片都安排在周五播出,就是让观众来贡献周末的票房,即使要吐槽也要等到周一上班,而现在只要放映首场,观众就能通过微博、微信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好是坏全世界就都知道了,像2015年的大热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是如此。
“动漫作品要弘扬文化,凝聚共识,但是传递的前提要让受众能够接受。”上海炫动卡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炜华认为,近年来国内动漫业对于尊重观众的心理也做了很多探索,但还要多下工夫。
根据本次动漫节上发布的2016年中国动漫指数,国产动漫观看人群年龄层次正在向高龄化发展,而25岁至30岁的年龄段占比最大。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表示,目前,在爱奇艺平台上每天的动漫播放已达30亿次,年轻群体占到了三分之一,他们的喜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
杭州友诺文创公司总经理张磊告诉记者,大约从2014年起,互联网开始取代纸媒成为读者阅读漫画的首选,这就拉近了出版方与观众的距离,但是也要求出版方对内容更加重视。“如果新的漫画上线后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就要马上修改,寻找观众的喜好点。”
用匠心守护创新
青年国画家王赓出身在美术世家,近年来他一直在用国画来表现自己最喜欢的动漫形象变形金刚,对于那些经典的中国动画作品,他也能如数家珍。
“在美国和日本,经典的动画形象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现在我们往往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但是却忽视了好作品的核心是故事内容,同时也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时间的积累。”王赓说。
“现在我们不缺技术,缺的是故事,但是讲故事的能力需要时间来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赚‘快钱’。”作为动漫节商务板块的承办方之一,浙江华麦网络技术公司总经理陈莹说。而在业内摸爬滚打了10年的张磊也坦言,在前一阶段的泡沫时期,许多“圈内人”当时心态相当膨胀,尝到了失败的苦果,现在则是手握投资的“圈外人”热情高涨。“在这个时候,动漫人更要定得下心。”
对此,田进表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动画工作者必须力戒浮躁心态,避免迷失方向,防止铜臭气,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创作精品。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陈出新,不断开辟艺术质量和风格流派的新高度、新境界,用匠心守护创新,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创作品。(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