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温州市银监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温州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247.44亿元、不良率降至3.13%,分别较年初减少44.01亿元和下降0.6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实现“双降”,不良率创四年来新低。
在“两链”风险化解方面,温州先后出台“双十条”措施及其升级版,理顺核心贷款企业及担保企业债务清偿顺序,推广包括政府转贷、平移代偿、暂缓追偿、差额担保等担保链八大破解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处置风险企业1500多家、相关收益企业约4800家,3家以上担保企业数约下降三分之二。
针对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导致的贷款超发、滥发现象,温州市银监分局率先在全省推出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该机制不仅对企业的授信总额进行测算、核定,也对授信银行的数量进行约束。截至目前已对19701家企业实施该机制,涉及3家、5家以上银行授信的企业数分别较年初下降19.3%、19.5%。
不断升级的打击逃废债力度,正逐步重塑温州的信用环境。今年6月,温州市银行业协会在省内率先出台“金融服务惩戒”实施方案,将尚未完全沦为“僵尸”且存在换壳逃废债、利用帮扶欺诈逃废债和假离婚逃废债等13种情况的企业或个人纳入惩戒范畴。今年7月,温州出台了《温州市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这意味着,一旦被确认列入失信黑名单,其相应信息将通报给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部门单位,供各部门单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事项中应用。此前,温州在全省率先开展的“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行动,已累计公开曝光逃废债失信对象2920例,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转移资产”“逃逸”“骗取贷款”等逃废债类犯罪行为583起。
多项举措的综合实施,为温州不良贷款处置速度的持续加快和新发生不良贷款的持续下降提供了保障。今年前三季度,温州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77.28亿元,同比多处置15.9亿元。与此同时,全市银行业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以及新发生不良贷款同比分别减少83.2亿元、207亿元、21.45亿元。“不良贷款‘蓄水池’水位在持续下降,我们有信心在年底将不良率降至3%以下。”温州市银监分局局长赵秀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