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对于现在的成年人们来说,每年的体检都是一次大考,体检报告单上到底写了啥,远比学生时代的考试成绩单要更让人在意。
在各种各样的体检项目当中,到日本体检越来越成为了一项热门标签,网上关于日本体检的介绍非常多,基本上都会提到一个关键——查癌。看看标题便可知赴日查癌的受追捧程度:《去日本体检、癌症筛查走俏之谜》《出国体检为何更易发现癌》《赴日医疗,阻击癌症,就现在!》《日本防癌体检:富人阶层的健康主张》……
到日本做体检,真的是最好的体检吗?杭州王先生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2万元的体检,服务、环境最让他满意
今年42岁的王先生在去年底的时候就到日本做了一次体检。
做生意的他家境殷实,每年对于体检这事儿一直抱着相当重视的态度,几位朋友在去年时到日本做过一次体检,这让他也动起了心思,“要不也到日本做做检查,顺便玩个几天?”
通过国内的私人健康管理机构,他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日本体检之旅。
按照项目表,他的体检费用在2万多元人民币,其他的机票、住宿得另掏。
体检前,王先生先填一些表格,表格内有一些提问问题。问题包括:你吸烟吗?喝酒吗?每星期运动超过30分钟吗?与其他人相比,你的用餐速度是?你是否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写的都是日文,不过体检中心配了专门的翻译,完成这些表格并不成问题。
到了体检中心,场景让王先生有些意外,布置得像是一个酒店,装修的布置很温馨,粗看上去根本就不是医疗中心的样子。
接下来的体检项目,在王先生看来和国内差不多,有抽血、验尿、拍CT片……对王先生来说,体检都还算轻车熟路。
几天后,他拿到了体检报告单,上面的项目由翻译翻成了中文。
王先生最关注的,是在报告单上的肿瘤项目检查,他看到了其中有十几项结果处于正常范围内,而有两个指标稍稍超过了正常值。
体检中心的医生也很贴心得告诉王先生,他们判断这与王先生胃部不适有关,所以指标有些波动,让他回国后,追踪一下。
半年后检查出了胃癌
王先生回国后,对于这次体检之旅感觉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体贴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他的体检“成绩报告单”很好看,这让他心情也好了很多,一点胃部不适,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今年5月底,也就是日本体检半年之后,胃部的不舒服开始加码,王先生一开始以为只是工作太忙,饮食不规律造成的,但吃了几次胃药也不见好。
几个星期之后,胃部反复疼痛已经折磨得他不能好好工作了,人也消瘦了四五斤,他这才抽空赶到浙江医院做了检查,“你这是胃癌啊。”专家的这个答案让王先生一下子懵了,“怎么可能,半年前我刚在日本做过检查,指标都很正常的。”
王先生还专门从家里拿来了当时的体检报告单给消化科专家看。专家指出,其中几项肿瘤指标,提示消化道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让王先生误以为,自己的身体很好,可胃癌并不能因为半年前的报告单而消失,好在胃癌发现的还算及时,经过及时手术与化疗,现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为什么日本体检没有检查出他的胃癌?
问题出在了哪里?日本体检检查不出王先生的胃癌吗?
在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伟娟看来,这其实并不代表日本在癌症方面的体检水平出了问题,而在于“针对性”“沟通”的问题。
“王先生属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我们国内体检的时候,会很重视家族史以及现病史的询问,这样能有针对性的做检查。”张伟娟说,而在日本体检时,和医生的交流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王先生在体检前填写的表格并不能取代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即便有专门的翻译在旁边,也没法充分表达到位。
就拿王先生的检查来说,同样是两项反映消化道的数据高于正常值,在询问到肿瘤家族史之后,国内的体检医生会立即建议他后续复查,或者为他加一项胃镜、肠镜检查,而这样能更准确、更早期的发现疾病甚至肿瘤。
另外一方面,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在癌症发病率上有着不一样的表现,换句话说,日本体检和国内体检对于不同的癌症重视程度不一样。
上图来自GLOBOCAN数据库(统计全球癌症流行病学的数据库)。数据通过了年龄标化率的处理,简单说,两个不同人群之间内部结构不同,要让其在发病率、死亡率等方面有可比性,科学家们就会进行标化率处理。因此,这个数据是很有比较性的。
生活水平很高的日本具备发达国家的特征,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比中国高很多,而肝癌、食管癌、肺癌的发病率,则是中国要大幅领先于日本。
几万元的体检,
国内能更便宜的做到
“打个‘飞的’到国外做体检其实没有多大必要。”张伟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首先,对于筛查超早期癌症的技术和手段,国内国外其实都是一样的。癌症的筛查手段有很多种,不管在国内还是在日韩欧美,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影像仪器、细胞学检测、蛋白水平检测、代谢水平检测、分子水平检测来完成对于超早期癌症的筛查,含30余大项、100余小项,还需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包括家族史、现病史以及过往的体检阳性发现,乃至体检以后的阳性结果的健康建议与指导,都非常重要。
像王先生这样花2至3万元赴日本做的“癌症体检”,在国内照样可以做,甚至坐得更好,更全面。
其次,我国同样拥有同等级甚至是更高级别的高精密仪器,“目前用于深度体检的仪器设备有磁共振、低剂量螺旋CT、高性能彩超、无痛睡眠胃肠镜等设备,其设备的精密度和精准度取决于设备等级,而不限于国家,也就是说国内同样也有高级别、高精密度的检查设备,不必对于国外的设备过于推崇,因为在仪器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国际是共享的,并不存在只有国外的就是最好的这一说。”
而在费用方面,出国体检也大不划算。就拿王先生的体检为例,像他这样的体检项目,国内的费用大致在5000-6000元左右,还有前期热炒的宫颈癌疫苗,目前,HPV疫苗已经在超过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包括日本、中国香港等。由于出境注射该疫苗的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很多国人选择去香港打宫颈癌疫苗,不同的医院会有一些区别,但基本都是在2600~3000港币左右(一共三针)。
而在今年7月,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在内地打宫颈癌疫苗的费用基本在千元以内。
此外,还有很多干细胞项目,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成熟,国外有关这方面的检查“很多说不清”,有些检查对于健康有多少提示作用,并不好说。出国体检,更多的是一种噱头,“打飞的体检”的结果,几个月内就可能发生改变。“越洋体检”,不如在国内定期量身定制做个个性化的体检。
最后,张伟娟强调,健康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更需要重视是,筛查以后科学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