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40年匠心,书就一篇待传承的“伞”文

2016-06-21 07:07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俞倩

  这就是史上最大的西湖绸伞。

  我和西湖绸伞的故事

  这些天,杭州西湖绸伞传承人宋志明正忙着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赶制“西湖绸伞特展”所定制的展品。

  西湖绸伞还能不能玩出新的创意?老宋动了不少脑筋。一次次尝试后,原本的构想一一变为可能。

  “做了那么多年的伞,把它传承下去,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重要部分。”看着工作室里的作品,老宋眼中满是“疼爱”。

  从学徒工到传承者他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老宋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77年,初中毕业的他和当时其他年轻人一样,开始找工作。听从父母安排,他进入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始跟随制伞大师竹振斐学做绸伞。

  学徒的日子不好过。每天8角钱的零工,所有人中只有他一个男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做的事情可杂了,选竹子、做刷版,各式各样的活,每天轮番干。”3年时间,老宋慢慢掌握了制伞的工艺,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名正式工。

  学艺之路上,师傅竹振斐教给老宋太多东西。“我师傅不仅会做伞,还会搞理论,很全面。”从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到都锦生丝织厂再到工作坊,不断的历练让老宋的制伞工艺越来越熟练。

  为了将师傅的手艺传承下去,1995年,老宋决定到富阳找个地方潜心做伞。他在当地加工伞骨的地方找了一批人,开始制作绸伞。“2002年,绸伞卖得最好,那时候全国都有订单,我们还获了非常多的奖项。”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绸伞市场面临日渐萎缩的困局。为此,老宋将目光投向了精品伞。可是,制伞的量下来了,制伞工人便逐渐开始转行,想学做伞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我现在基本就做一些定制的伞,不断去创新。”老宋说,他想多带几个年轻徒弟,毕竟,这门手艺是一定要有人传承下去的。

  传承与创新同行西湖绸伞还有无数可能

  80载风雨它的故事等你讲述

  过去的80多年中,由于受到多方因素影响,西湖绸伞曾两度停产,又两度复产,发展十分曲折。进入新世纪,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挽救和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努力。2008年,西湖绸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研究和保护渐有起色。

  除了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史料,城市中,很多不为人知的绸伞故事仍深埋在许多人的心中。可能是一张相片,可能是老一辈珍藏的一把绸伞,也可能是你与绸伞的一段故事,这些都是这个城市非常宝贵的一段记忆。

  今年9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将举行一场关于西湖绸伞的特别展览。届时,西湖绸伞数十年来的兴衰将一一呈现。

  老宋制作的12把定制绸伞也将在这次展览中展出。日前,记者来到老宋的工作室,看到了一部分将会参展的绸伞作品。

  半径1.25米,老宋这次为展览制作了一把西湖绸伞制伞史上最大的伞。老宋说,由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尺寸的绸伞,很多工艺都进行了改动。首先是选竹子,普通绸伞用的都是五六年的淡竹,但要做大伞,淡竹尺寸就不够了,所以最后选用了毛竹。“将淡竹换成了8年以上的老毛竹,然后将它分成60根,做成伞骨。”

  在伞面设计上,老宋考虑再三,最后选择了龙凤图案与西湖十景。好伞配好柄,为了提升伞的美感,伞头、伞杆、伞柄都用红木雕刻,配成一套。老宋花了4个多月时间,才将这把伞制作完成。最近,他还专门用同款毛竹制作了一个伞架,以便展览时观众能更好地欣赏这把“巨无霸”。

  除了这把“史上最大”,老宋还首次制作了一组灯笼伞,这也是他在此次展览中最得意的作品。

  灯笼伞共由6把伞组成,围成圆体,上下各1把,边上围4把,中央有一个竹编的圆球,内置发光体。光芒亮起,6把绸伞就如一个灯笼,流光溢彩。

  想法虽好,实际操作却极难。为了做好中间的竹编圆球,老宋找了很多手艺人。“要直接用竹子编成一个圆体几乎不可能,只有先做出一个模子,才能让人依着模子编成一个规整的圆。”

  灯笼伞到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9月,一切都会有答案的。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金菁菁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