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知了不叫了,王惠玲嘀咕,“凉茶摊该收了。”
每年的七八两个月,濮家新村10幢楼下都会摆出一个凉茶摊,不管是谁,走过路过都能免费喝上一杯清爽的凉茶。
每年7月准时开张,8月31日收摊——酷暑里的小茶摊,一摆,就是13年。
凉茶摊主人挺多,数一数,有14位,每天两人一班,盯着这茶摊。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王惠玲便是最早的那一批。
“有人退出,有人立马补上”
小茶摊是2003年支起来的。
“那时候,墙根下有一排小铺面,修电扇、装保笼都有,我当时59岁,社区老主任半开玩笑说了一句,‘王惠玲,你退休在家,不好摆个凉茶摊啊?’”她说,“我和王桂凤,烧了第一年。她今年已经85岁了,痛风,腿脚不行了,退出了。”
还有些老人,已经去世了。“比如前面那幢楼的王宝良,已经走了三年多。”她说。
有人退出,有人立马补上。“喏,王宝良的女儿、女婿,现在每周二,两个人就准时过来烧凉茶。”67岁的章水珍说。
茶摊里,3张条桌,9把椅子,甚至整套玻璃杯,都是大家伙凑出来的。“谁家装修了,就把旧桌子拖过来。”王惠玲说,雨棚,是社区共建单位华润万家超市给搭的;烧茶用的水,这两年社区给了补贴。
既是凉茶,入口的时候就应该是凉爽可口的。
“首先是茶包有讲究,除了玫瑰花、桔梗、绿茶外,还加了一味‘六月雪’,我们从余杭山沟沟里学来的,口感好,还防中暑。”王惠玲说,清凉呢,每天清早起来,煤饼炉烧上4壶热水,加上茶包泡茶,再放凉两个小时,这样七点多的时候凉茶摊就能摆在门口了。
路过的快递小哥说:“这里凉茶好喝,比饮料解渴。”小区里搞装修的师傅,还自带茶杯来接。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修秋石高架,凉茶摊还开进了工地里,每天给大家供应茶水。
“一直做下去,多亏了这群老街坊”
大热天里,每天20锅水是必须的。两个月下来,光煤饼就要花五六百元,再加上茶包的材料钱,都从哪里来?
“我们14个志愿者,每个人自掏腰包50元,再加上平日里,大家捐来的,今年一共有1000多元的收入。比如物业经理拿了500元;今年新搬来的邻居,路过我们凉茶摊喝过一杯,问了我们几句,没想到竟然捐了100元,只说了句,‘大妈,你们真不容易。’”王惠玲在小账本上,把每一笔都认真记好。
除了钱,还有物料。
社区理发店老板娘被请去给凯旋路上杭州茶厂的职工们理发,人家送了她两大包茶叶,她也给凉茶摊送来了。
王惠玲说,一直做下去,多亏了这群老街坊。
“我们这批老居民,都是运河、中东河,还有艮山门拆迁搬过来的,住在一起已经30多年了,感情跟在墙门里时一样的。”章水珍说,谁家有点事,大家都伸手。
今年的凉茶摊,到昨天是最后一天。
“茶摊收了,要明年会了,不过我还得忙活,邻里调解也是我拿手的呢。”王惠玲笑着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孙钥 通讯员 吴能奇 孙索 摄影记者 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