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乐清38名村民错了27年的姓氏终于改回来了

2014-06-27 15:39  来源:温州网 

  #!time!#“我姓凌,‘凌云壮志’的‘凌’,不是‘双木林’。”6月26日8时许,大荆镇仰天湖村村民凌妙卫早早赶到了大荆派出所,顺利办理了身份证的姓氏更正手续。经过27年的等待,错姓林的凌妙卫终于回归了祖姓。

  凌妙卫60岁的父亲凌金田回忆说,1987年申办第一代身份证时,可能是因为“凌”和“林”谐音的缘故,他和部分村民的姓氏被错误地登记为“林”。之后,村里出生的孩子,也跟随父辈姓“林”。

  据统计,全村共有14户村民38人的姓氏错为“林”姓,其中,年龄最大的84岁,年龄最小的仅2岁。

  “前些年,我一直在云南打工,没时间去更正自己的姓。”凌金田说。后来,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时,他曾向大荆派出所提出更正申请,但因年代久远,涉及人员较多,欠缺更正姓氏的重要依据,因此,更正姓氏一事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凌是我们的祖姓,当然是要改过来的。”虽然更正姓氏难度不小,但凌金田不想放弃回归祖姓。前不久,在绍兴工作的他再次联系大荆派出所咨询如何更正姓氏。

  大荆派出所户籍民警胡奇富说,一个月前,派出所将仰天湖村14户村民38人姓氏登记差错问题汇报给市公安局基层基础大队,并陪同大队户籍管理人员一起到村里开展调查。

  工作人员访问村民并做好笔录,翻看村里的《凌氏宗谱》,又到市档案局查阅上世纪80年代该村村民的乐清县社员自留山使用证等资料。经过一个多月多方查证和收集资料,工作人员为解决多年来村民姓氏差错问题找到了充分的依据。

  6月24日,仰天湖村第一批11户34名村民,填写了申请表,提交了户口簿、身份证、乐清县社员自留山使用证、社区民警谈话笔录、大荆派出所户口内册、大荆镇仰天湖村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户口登记表、户籍证明等各种资料,市公安局基层基础大队作出了更正姓氏的批复。

  当天,大荆派出所即通知该村更正姓氏对象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及户口簿上的姓氏更正手续,让他们恢复祖姓。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刘玮玮(实习)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