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观察 正文

民间应急救援 能否担当救灾后备军

2014-04-15 09:13  来源:萧山日报 撰稿记者冯俏蕾

  民间应急救援队速降训练。记者张培摄

 

  #!time!#作为民间公益的一种,这几年,民间应急救援开始在萧山萌芽。除了义工联盟下属的救援队伍,最近,阳光爱心志愿服务总队,也要成立一支应急救援大队。

  队员们平时都是怎么训练的?又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和问题?民间应急救援队蓬勃萌芽,萧山准备好了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

  每月两次训练

  4月的一个周末,湘湖美食广场的停车场上,27个身着统一黑色工装的人,跟着稍息、立正的口号,迅速按照高矮站成两排。

  黑色工装的左右前胸、肩章等处,缝制着国旗、红十字图案以及应急救援等字样,每个人还都配备有一个无线电对讲机。这是萧山义工联盟应急救援大队的队员们。这支成立于2011年5月8日的纯民间应急救援队伍,现在每月训练都会训练两次,训练的科目挺多,有山地搜救、水上救援、消防救援等等。

  “今天,我们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去钱塘江上训练水上救援,再一个是去老虎洞山训练山地速降,大家准备一下,我们出发。”队长张午杰布置这一天的任务安排。打着双跳灯,27名参加训练的队员分坐5辆车,开车来到了位于闻堰的三江口码头。码头上,有一艘小艇属于他们。

  “我们要求队员都会开小艇,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来训练一次,否则会生疏。”张午杰一边分配任务,一边见缝插针地介绍他们这支队伍。

  采访这天,新队员较多,由于这些队员此前都没有接触过水上救援,所以这一天的训练主要以体验为主——由操作熟练的队员驾驶小艇,新队员乘小艇体验适应。之所以要有这个步骤,是因为之前训练时他们发现,有些队员怕水、晕船。穿上救生衣,坐定,老队员驾驶小艇,在江上划出“8”字型。

  参与过余姚水灾老虎洞火灾救援

  “去年余姚水灾的时候,我们就扛着两艘艇去了那里。”队长张午杰说。那次,他们成了抵达余姚的第一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他们带的两艘艇也派上了很大用场,帮助几十位受灾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除了水上救援,山地救援也是义工联盟下属应急救援大队的主要训练科目之一。他们曾经在年初参与过老虎洞火灾的救援。凌晨时分接到通知后,分布于萧山各地的队员们纷纷赶到,套上救援衣后就上山执行任务。

  他们对自己的救援技能还蛮自信。“很多事情得分‘我要做’和‘要我做’,我们这些人就是‘我要做’,都很积极。”张午杰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很多事情是不是能够做好。

  隶属于义工联盟的这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伍,是我区首支纯民间性质的应急救援队。成立近3年,目前加上后备队员,已经有了100多人。所有加入的队员都经过区红十字会的培训,通过考试,有应急救援证件。

  许多队员都随身携带急救箱,平时学的救护知识在生活中也发挥了作用。队员占力伟就在一个多月以前,在自家小区用学来的心肺复苏术救活了一个煤气中毒昏迷的人。而队员孔万良则在去年的湘湖,用急救包扎救了一位被车撞倒的老人,还帮老人叫了救护车,送到了医院。

  


 

  整体还处于萌芽阶段

  作为民间公益的一种,我区纯民间的应急救援队伍起步较晚,只有两支。除了义工联盟的这一支队伍,另一支隶属于阳光爱心志愿服务总队的应急救援队,其实还没有正式成立,目前正在组建中。而包括金利浦专职消防队在内的35支分布于各个镇街民间消防队,从性质上来说,则属于半民间性质,他们建立的形式各不相同,有的以政府主导,有的以企业主导,还有的两边都有帮衬。以金利浦为例,队伍自2006年起就基本每年都从浦阳镇镇政府拿到7万元的补贴,有时也会有5000至10000元左右的高温慰问补贴。

  萧山的纯民间应急救援队目前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在杭州应急救援队公羊队的队长徐立军看来,基本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萌芽”。

  公羊队成立于2009年,目前已经有成员三四百人,是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山岳救援队华东支队,擅长山地救援,从成立至今,有多次搜救成功的案例。这次,阳光爱心志愿服务总队要成立一支应急救援队,就向徐立军咨询了很多问题。

  “总体而言,现在整个华东地区的民间应急救援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做得又精又专的队伍,并不多,整体的大环境如此。”他说,实际上,如果民间应急救援队在某项救援上真的实力够强,是能够给政府搜救力量给予补充的。

  救援专业性仍需增强

  徐立军同时也认为,萧山民间应急救援队遇到的类似资金、人员保险、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具有普遍性,要靠时间慢慢理顺,要靠队伍的领导者主动寻找答案,也要靠政府部门的支持。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有关部门人士则认为,民间应急救援队应当仍旧以辅助专业救援队为主要职责,并且在救援的专业性上仍旧需要加强,否则在各种救援环境中,只可能“添乱”。

  困境

  资金成为最大困扰

  采访这一天,义工联盟应急救援队队员们的午饭,是在山上的庙里“蹭的”。这恰恰也反映出了目前这支应急救援队遇到的最大问题,资金短缺。

  除了止血带、三角巾等应急救援要用的物品由区红十字会提供以外,队伍里有的装备和平时训练的费用,都由队员们自掏腰包。

  “装备是‘无底洞’,现在都是大家出钱凑的。”队长张午杰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加上器材购买、维护等费用,一年的支出大概在3万元左右。“我们想把事情做好,但是现在没有钱,只好走一步算一步。

  其实,确实也想过寻求政府支持,可是连该找什么部门也不知道。”张午杰说。

  而在组建中的阳光爱心应急救援队则在积极寻找企业赞助商。“我们准备把应急救援队做成一个长期的公益项目,最好能由企业长期赞助,这样比较有保障。”负责人“萧洒”说。

  


 

  无救援身份认同

  虽然余姚水灾救援时,没有遇到身份认同问题。但义工联盟应急救援大队的队员们仍旧“居安思危”地想到了身份认同这个问题。

  “如果以后出现了类似重大事件,我们不被政府承认的尴尬身份,可能连救援工作都很难展开。”采访中,队员们大多有这个疑虑。

  虽然国家在2009年时就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个名为《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意见同时也指出,要加大基层应急队伍经费保障力度。但在具体落实层面,这支纯草根纯自发组建而成的民间应急救援队伍,还没有和相关单位搭上线。

  救援保险投保困难

  除了资金短缺、无身份认同外,队员们的保险,也是个问题。

  现在,义工联盟的这支应急救援队,还没有给队员们买保险。他们能做的,只有在做山地速降时,多系一根保险绳,在做水上救援时,多穿一件救生衣。

  组建中的阳光爱心应急救援队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负责人“萧洒”告诉记者,他们想为队员们购买专门的商业保险,但是问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经费的尴尬上来。

  而且,因为国家制度相对滞后,目前许多民间公益组织仍旧没有独立注册成为社会团体,这就导致就算有个人或者企业愿意为应急救援队支付保险,也可能因为没有账户而“泡汤”。

  信息仍未对接

  “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救援信息还没有和政府部门对接上。”好几个应急救援队员向我们反映这个问题。

  目前,义工联盟应急救援大队基本只能依靠队员私人关系获知救援任务。比如前阵子北干山起火,队员们到了之后,火已经扑灭了。“不是我们到得不够快,有时候是信息知道得太晚。”他们希望能够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发挥作用。但目前这个问题实际上和身份认同、技能认同等问题互相关联,并不是一时能解决的。

  他们也开始从别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FM93电台建立了联系,一旦电台搜集到救援信息,就会通知我们。”

  救援责任界定划分难

  民间应急救援组织提供的是公益免费救援,但如果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出现了被救者再次受伤的情况,责任该如何划分?这是所有民间应急救援组织都必须面对的具体现实问题。

  “我们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义工联盟应急救援大队队长张午杰说,“我们现在只能告诉队员在救援过程中努力避免,如果万一遇到这种问题,只能寄希望于舆论、道德层面。我们也呼吁能够从法律或制度层面对我们进行保护。”

  浙江法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宁晓则认为国家应当在法律层面予以立法规范:“现在民间应急救援队已经在全国各地被组建,也在大灾大难面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想解决救援难题,首先应该制订《救援法》。从救援主体、责任、义务,救援保险等方面予以规范。”

  


 

  他山之石

  香港:政府拨款志愿者拿补助

  香港民众安全队(简称“民安队”)是香港著名的民间救援队。该队核心成员是20多名属于政府公务员的专职队员。志愿者多达3600人,还有3200多名12岁到17岁的少年团成员。香港政府每年为民安队拨款7000万港币。平时志愿者轮流在民安队值班,不领薪酬只拿补助,原雇工单位不扣工资,这些条文已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市民如果野外遇险,只需拨打紧急电话999,民安队就会立即出动进行救援。

  澳大利亚:政府购买民间救援服务

  在澳大利亚,各应急机构与企业和民间实体的救援力量签订协议,发生突发事件时,政府应急管理中心协调各类资源实施救援。应急救援的基础设施和专用救援装备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承担。

  美国:全国联网911直接通知志愿者

  美国救援协会为全国性组织,各州都有分会,救援协会所有成员全是志愿者,在业务上救援中心归地方警察局领导。

  求救的电话号码也是911。遇有求救时,值班员一般要通知25名左右志愿者,要求至少10人到达现场参加救援。

  美国的救援协会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办公地点由政府提供;购置车辆、器材等享受免税;志愿者参加培训和救援工作时,他所就职的部门须无条件支持,不扣薪水;援助工作与军队、警察、保险、医疗等部门密切合作,救援中广泛使用的直升机由军队提供,救援狗由警方提供。

  评论

  期待政府“牵手”民间草根力量

  -冯俏蕾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民间应急救援的身影就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他们有着一腔热血,在大灾大难现场,也确实帮助了不少人。温州“7·23”动车事件,第一时间发布的关于现场的航拍图,也由温州苍南一支名叫“壹加壹”的民间救援队拍摄完成,为公众了解事件真相、为官方更好地了解事故全貌从而更好地部署救灾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几年后的雅安地震时,官方发布的类似“请民间救援队不要盲目进灾区堵塞交通”的呼吁,也应当引起深思。可以说,近几年中国民间应急救援队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布点”,但与此同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也面临着几乎相同的困境和困惑。

  这些困境概括起来,基本都可以归纳为法律、制度层面的缺失以及资金保障方面的缺位。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曾在2009年就发布过一个《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实际上对于应急救援队的资金等问题早已做出指导性规划,但遗憾地是,这些意见似乎仍旧停留在“纸上文件”的阶段。

  采访中,可以看到民间与官方之间,似乎总是缺那么一条“纽带”。民间应急救援已经按照民意,在自然蓬勃地发展,也对官方的接纳有了一定的需求,可在对接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实际上,如果看过发达国家的救援体系,就应当知道,公共应急救灾管理今后的大发展趋势,就是整合资源。除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其他主体的协同参与,为科学、高效、系统和无缝隙地完成救灾工作提供合力。救灾管理体制也需要从控制向治理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协同治理转变。因此,我们期待,官方的“大手”能够牵手民间的力量,把民间力量也纳入应急救援体系,让这只“小手”也能在大灾面前与大手更好地配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