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海曙区
宁波章水首创“乡村振兴公司”
日前,海曙区章水镇浙贝母产业园区项目启动,需要流转100多亩土地,很快得到当地300多户村民的大力支持。“乡村能发展,村民能分红,这样的项目大家当然企盼。”章水镇郑家村党支部书记郑宏国开心地说。这是章水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引进的首个项目。章水镇地处四明山区,发展受制于交通不便,海曙区26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有16个在章水镇。“为走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镇政府以优质镇属资产和辖区所有村入股的方式,组建管理团队,实施公司化运作,年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章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章水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镇属红溪电站等优质资产占51%的股份,章水镇所辖20个村占49%的股份。公司成立后,镇村联动,按现有市场价,集中收购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办公用房、厂房、土地、山林等,挖掘整合有潜力的资源,统一进行项目化管理,通过规划、提升和改造,把点状闲散资源串联成线、包装成块,打造成优质资源包,抱团脱贫。

温州·泰顺县
劳养结合 泰顺养老中心变“就业中心”
“上个月我有400元收成,交完餐费还有多余呢!”日前,在泰顺县东溪乡积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年过七旬的徐细兰接过上个月做来料加工的工资,高兴地盘算着。这个开在居家养老中心里的“就业中心”,是泰顺创新试点的“劳养结合”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作为温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泰顺农村空巢、独居、孤寡和生活困难老人数量较多。目前,全县19个乡镇已建成169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让老年人得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今年以来,泰顺县以东溪乡为试点,以养老服务综合改革为契机,在积库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联合来料加工单位,创办了泰顺首家开在居家养老中心里的“就业中心”,初步探索形成了“劳养结合”的运营模式,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还能老有所为。
每日午后,20多位老人相约到就业中心边聊天边做手工活。参与“劳养”的老人,每天都能获取10元至30元不等的收入,抵扣一天的就餐伙食费后还有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