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8日讯(通讯员 王逸嘉)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时,他取“不老”为花名,勉励自己以“笨小孩”的心态,慢慢啃、步步走,耐心应对困难、探索未知。
陈鹏宇,阿里云智能资深大数据专家、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CEO。2019年,他加入了阿里巴巴驻浙江省政府团队(数字浙江公司前身),同年11月,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成立,服务于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数字化转型。
作为公共数据生态领军者,数字浙江公司正沿着数字化改革的路径,赋能数字底座建设。陈鹏宇协同政府部门、技术团队开启了一场解开公共数据治理“绳结”的实践。比如在全省建成的“数据高铁”,已“发车”8亿多次,有效解决了数据不及时、不完整等“老大难”问题。
陈鹏宇(花名不老) 深耕数据领域18年,阿里云数据智能产品化主推手,国内第一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智能的专家和实践者,数据中台的第一代布道师,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运营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理念的提倡者。长期致力于政企共建营商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探索研究。同时作为既懂政府也懂企业的跨界数字化转型专家、一线实践者,始终站在数字化变革的最前沿,引领并倡导着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
“笨小孩”心态
选择缓慢而坚定地生长
陈鹏宇信奉的“笨小孩”,其实是工作中的态度,是一种慢慢啃、步步走、踏实的、耐心的心态。
2003年毕业后,陈鹏宇一直从事大数据、数据库领域的研究。互联网公司讲究快节奏,一个想法从产生到落地非常快。2018年陈鹏宇来到数字浙江公司,服务于政府数字化转型。政府客户的特性促使我们必须保持谨慎而又科学的服务态度,每项落地应用都有可能触碰到各部门间的职责壁垒,权衡解决好这些问题,好比一个复杂的“绳结”。
但陈鹏宇发现,就算这“绳结”再拧巴,当我以一个“笨小孩”的心态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把难题啃透,绳结迟早会解开。 2017年以来,全省上下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群众办事事项为切入点,聚焦省级100个群众办事高频事项,推进事项标准化和数据共享。数字浙江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归集共享。为了做好改革的技术支持,2018年春节,陈鹏宇打印了政务服务各个申请事项的办事指南,带回家仔细研读。
陈鹏宇说:“这种方法对我比较适用。小的时候,我想弄明白收音机里面为什么有人在说话,于是用了笨方法——动手拆,尝试拆了去搞懂原理;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我的普通话口音重,我就抱着字典读拼音苦练了3个月;工作后需要用到全新的编程语言,我就从厚厚的用户手册开始“啃”……很多事情没有捷径,我选择缓慢而坚定地生长。“
数字化改革
打通公共数据是核心
数字化改革元年大幕拉开,数字浙江公司是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畅想有一天,数字化改革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会是怎样一番图景?
陈鹏宇认为,数字化改革着眼于整体,通过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打通和整合党政机关各项职能,最终转型成“整体智治”的服务型政府。未来在数字世界中,政府所有的部门、层级、地区之间的边界都会消融,每个功能板块独立存在,却互相协同。形象地说,政府就像一个完整的人,心、肝、脾、肺、肾、四肢、五官共同工作,成为协同的整体。
目前,政府内部运行依然是分条分块的。但对群众而言,整体政府却是他们心中的朴素要求,他们认为政府天生就是一个服务整体。“小孩从出生、落户到上学,能否‘一条龙’办理?房屋过户涉及到多部门,手续繁杂,能否一次性办完?开办店铺、企业,跑一个部门就能办结?这些场景都需要我们把政务服务变成综合应用,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所以数字化改革提出了‘综合应用集成’的概念。”陈鹏宇说。
数据高铁
数字化改革的 “手术刀”
陈鹏宇曾在演讲中提到“数据高铁”,那么,数据高铁怎么理解?
陈鹏宇认为,现在不少地方已经用“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老百姓办事不用来回折腾,但如果数据本身“跑”得不够快会发生什么?陈鹏宇举了一个实际调研过程中碰到的案例:一对台州的夫妻在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一周后他们去公积金中心办理公积金贷款,却被告知暂时查不到结婚信息,无法办理贷款。这可能是因为民政系统的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到公安户口系统所致。
试想,数据翻山越岭地从“娘家”到“婆家”,哪怕是邮差徒步从台州民政局途经省大数据局、政务服务业务系统再到公积金中心,一周也足以送达。所以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不及时、信息失真,是棘手的技术挑战。
据统计,过去平均一条数据从采集单位到使用单位,传输时效慢,就像坐“绿皮火车”,归集过程繁杂,各环节如同“黑盒子”。数据在其中平均中转六七次,任一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数据遗失、错误,数据一旦丢失,无从知晓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数据高铁”完全消除了数据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让数据从“起点站”直达“终点站”,保障数据供应一条不漏、一条不差,从根本上解决数据“跑得慢”“跑丢了”的问题。整个过程从数源的生产系统日志中直接读取数据变更,实现秒级、分钟级的数据实时更新。比如,民政系统刚录入婚姻信息,马上全省可用,公积金办理无缝对接。
数据高铁
陈鹏宇说,原有的数据归集链路是数源一层层往下游“推”到公共数据平台,越到下游把关越难,也越容易松懈,真出现问题容易推诿扯皮。如今,数据高铁做到直通数源,需求侧可以直接从源头“拉”数据,责任在谁也变得简单明了。
在解决数据高铁的权责关系中,陈鹏宇沉淀了一个宝贵的经验——“统分”思想:省大数据局来“统”,负责出工具、定规范、提要求、做考核,各部门来“分”,各自使用数据高铁工具自主配置采集数据。相当于车头和车厢是大数据局提供,各设区市各部门自己发车,大数据局作为统一的调度中心,井然有序地监管整个数据供应链体系,实现全链路数据可量化、问题可定位、责任可追溯。
目前,全省已经开通了36条高铁,“发车”8亿多次,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五跨的数据资源实时调度的网络,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金融风防和应急响应等领域都发挥着作用。
陈鹏宇说,数据高铁是浙江省的一张金名片,也是数字化改革过程中打磨出来的、用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把“手术刀”。它就像蚯蚓松土一样,运送全省的数据资源,支持政府业务的在线和连通,从而实现整体智治,为老百姓提供整体的政务服务。
数据开放
还需要业、人文、伦理等方面的配套准备
在数字浙江的架构中,过去、现在、未来,公共数据和市场化数据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陈鹏宇表示,这涉及到数据开放的概念,也是数据回流的广义视角。
所谓数据开放,就是政府将管理的公共数据逐步开放出来,鼓励企业与社会公众利用数据资源开展创新,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过去数据开放探索了两种模式,都走到了死胡同:一是信息公开,可公开的数据非常有限而且价值不大;二是数据交易,面临权属、定价和衍生使用的问题,目前法律尚无明确界定,所以数据本身很难作为可买卖的商品。
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往往是有主体归属的。假设数据权属、定价及可衍生性等问题都解决了,数据开放还面临动力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还数于民”的方法,首先由政府搭建一个独立的、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帮助企业和个人储存数据。
那么,这样的数据开放服务,应该用怎样的商业形态和模式来支撑?
陈鹏宇认为,每年浙江都会举办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挖掘优秀应用,推动落地孵化,今年是第二届。数字浙江公司也在协助政府做一些合理的数据开放尝试,比如将食品经营许可证数据开放给饿了么;将省内所有停车场的实时空停车位数据开放给高德;把家政人员的从业资质和健康数据开放给家政服务平台等。
如果数据开放,应该由服务提供方来付费,因为服务提供方基于数据可以提高服务品质,获得更多客户。比如家政服务平台付费获取可靠的保姆信息;银行通过征信数据的评估发放更多贷款省规避风险;保险公司可以设计更多险种来精准匹配不同人群。
除了技术完备,更需要商业、人文、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配套准备。从商业准备度来看,政府、各大机构的数据汇聚后提供给各大服务商,挖掘出多少数据的价值,产生多少业务增值,将影响市场化的机制。政府作为数据的供给方,本身也可以购买数据来优化服务。目前我们在衢州已有相关试点,政府从数据宝里购买数据应用于项目的研发。
改革从“靠文件”到“靠软件”是一步大跨越,要攻克技术难关,要克服制度摩擦力,但是一旦开跑,迭代会特别敏捷。陈鹏宇说:“我也相信随着数字化改革走向深处,数据价值将不断放大,且没有天花板,将会涌现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