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市淳安县的左口乡塘边村可以说是一个世外桃源,村域内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3008亩,森林覆盖率达90%。这个身处千岛湖深处的小山村,在去年夏天,渐渐热闹了起来。
去年3月,“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在杭州市全面展开,各级政府单位掀起一轮又一轮下基层蹲点调研的热潮,而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运管局”),结对帮扶的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示精神,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的领导下,杭州市运管局花了近两年时间深度调研塘边村,针对该村存在的突出难题,“私人定制”公益助农项目,“一颗水蜜桃”让塘边村被更多外人所熟知,也让村民的生活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当时村里集体经济发展略显滞后
杭州市运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寿益民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总结分析了塘边村的问题所在。“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村内青年人才流失,青壮劳动力短缺,以及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是导致塘边村集体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记者了解到,塘边村包含上村、下村、雄龙源、奎星桥四个自然村,共有农户413户,1528人。村里最主要的产业经济是睦州专业合作社的水蜜桃种植(桃园约400亩,淳安较大的桃园种植基地)、来料加工及中药材种植等。
“去年,我第一次到村里走访调研的时候看到,在田间翻耕土地、除杂草、种植及施肥的大都是老年人及中年妇女,问了一下,老年人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年轻的也有72岁。”寿益民告诉记者,老社长洪小平向他介绍近几年来的发展思路,受制于青壮劳动力短缺、种植技术不高等现实原因,村集体经济发展略显滞后。
下乡入村“交朋友”找难题
回到杭州后,寿益民召集全局年轻干部集思广益,一起探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难题的办法。
他向全局年轻干部指出,蹲点调研的关键是要掌握当地实际情况,要沉下身、静下心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就应该多下乡,不要总待在办公室打电话搞案头工作,要多下去走走、多了解了解村情民意,这样才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青年干部纷纷进村调研,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给村民上党课、结对帮扶,在蹲点一线进行入党宣誓,六一节慰问留守儿童等。去年以来,杭州市运管局先后组织党员干部代表共196人次,深入塘边村,累计开展走访调研28次,走访农户402户,撰写调研笔记40篇,收集各方面意见诉求近20件,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了解民情、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当一件件实事显现了成果,赢得了当地村民一致好评。这些都为我们年轻干部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杭州市运管局团委副书记卢承恺说。
青年干部受鼓舞入乡发挥才智办实事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随着村口的小河映入眼帘,我又一次来到百千万活动中对口的淳安县左口乡塘边村。熟悉的包村干部小方、质朴的村委洪书记,一切都是让人那么亲切。”卢承恺的蹲点调研笔记中这样写道,作为年轻干部的代表,在他的牵头下,局里的年轻人都积极深入塘边村蹲点调研。
每每来到此地,水蜜桃销售难题,村民都会和他们提起。
记者了解到,5年前,为了帮助塘边村发展经济,帮助村民脱离贫困,洪小平号召村子里的人们一起种桃子。桃子苗种下3年,不久将上市销售。为此,村子在2015年成立了农村经济合作社,有地的村民以土地入股折扣现金的形式入股,没有土地的就直接用钱参与入股,2016年第一批桃子成熟,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种植技术不高,缺少青壮劳动力,储藏、运输条件欠缺,销售渠道单一等),村民们为了桃子的销售犯了难。
“我们问了合作社负责人才知道,之前他们的水蜜桃除了散卖给游客及外出经商务工的本村人,就是拉到勾庄水果市场去卖,1块多一斤,但竞争太大。卖到最后,降价到几毛钱一斤还是卖不光,基本上浪费得很多。”卢承恺表示,眼睁睁看着村民的辛勤付出换来这样一个结果,他们也很心痛。
“私人定制”方案帮村民拓宽销售渠道
村民入股合作社,大家前期期望较大,但2016年年销售量仅万余斤,总销售额仅万余元。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卢承恺和局里的其他年轻干部进行了多场头脑风暴。“每次来都要看看,村里又有了哪些新变化、村民又有了哪些新烦恼,这都是我们走访调研的工作重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帮助村民将桃子卖得更好。”
“辛苦种的水蜜桃,烂在地里,我们也对村民辛苦那么久的劳作被废弃感到焦急。”孙海旭是杭州市运管局负责宣传工作的一名年轻干部,多亏了他的好点子,为水蜜桃的销售起了一个好头。“去年,我联系了熟悉的媒体,并利用我们局的自主宣传平台如官方微信等,再加上网络直播平台,帮他们做了一系列宣传策划,想办法帮塘边村打打知名度。后期又联系了网络电商平台帮忙卖水蜜桃,拓宽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形式,总算找到了让水蜜桃增产增销的钥匙。”
2017年水蜜桃总营收是前一年的55倍
据统计,2017年塘边村累计销售水蜜桃约16万斤(总产20余万斤,损耗4万余斤),总营收达23万元,是2016年的55倍,增收明显。
农村经济合作社仿佛黑夜过后迎来曙光,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杭州市运管局和我们说了之后,前前后后带我们去考察了五六次,之后我们多次开会商量,为塘边村制定了一整套推广营销方案。”叶敦贵是青牛农场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全程参与了这场公益助农活动。“现在卖东西讲究创意和包装,去年我们在杭州市运管局的委托下,为桃子设计了包装盒,创建了品牌故事,拍摄了当地的风景等,全部放到我们自己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售卖,每天的订单接近200份。另外,积极开展水蜜桃进社区活动,累计覆盖社区40余个,覆盖人口近30万人,都在积极推销水蜜桃。我们还请农旅部的同事帮忙,组织人去到当地开展采摘游。”
宣传思维帮当地化解滞销难题
孙海旭表示,他们加强了对左口乡、塘边村各类旅游特色、特产的整体宣传。充分利用杭州交通、杭州运管、青年时报、青牛农场的宣传资源如微信、报纸、电商平台等,发布各类宣传报道百余篇,点击量高达300多万。“我们还围绕整个左口乡的特色特产开展了网络直播宣传,同时在13个平台上进行直播,累计点击量超过20万次。”
看到预售的订单量就快超过2016年的销售总量,洪小平心里的一大块石头放下了。说到2017年的事,他回忆,“真的很感谢大家帮忙,村里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懂怎么摆弄电脑、手机,卖东西也都是老法子。去年虽然挣得不多,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我以为这么多桃子卖不光的,价格卖得很低生怕没人要,但没想到去年我们的销量这么好。”村民洪大哥笑道。
据统计,2017年村里共接待自助采摘游客近1000人次,销售水蜜桃1万多斤,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一年公益助农积攒的口碑,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打造公益助农水蜜桃2.0项目
“如何帮助村民打破传统销售限制,打开新的销售途径,实现水蜜桃进一步增产增收是我们专项小组所面临的新问题。”孙海旭说,有了第一年的成功经验,今年,局党委牵头,年轻干部领办,多次开会、齐商共议,一个“水蜜桃增产增收2.0”的工作计划浮出水面。
记者了解到,今年塘边村的桃子产量同比去年翻了一倍多,产量大、销售时间短,让销售压力进一步增大。“为此,我们开启了更多样化的助农模式,从品牌创立、故事挖掘、专家指导、分级销售、电商合作等方面入手,推动建立公益助农长效机制,形成《塘边村田园综合体可行性分析报告》致力于让塘边村可以拥有自主‘造血能力’。”
“去年桃子个头不大,有专家来帮我们上过课,所以今年我们对自己的桃子很有信心。”村民洪大妈告诉我们,为了帮助塘边村的桃子产业更好发展,青牛农场还特地派去了专家给桃子“把把脉”。
原园艺所所长谢鸣,今年5月初次到桃园基地时,不由发出了一些感慨。“塘边村的基地规模很大,土地非常平整,生态环境也很好,桃树的树皮比较干净,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地方种出来的桃子不会差的。”
未到桃期下市就全部卖出去了
在仔细了解察看基地里的桃树之后,发现还是有小瑕疵。“首先是桃树的管理方式,施肥方法都相对比较传统,需要更新,管理方式上改进修建技术。施肥方法上要做到精准施肥,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桃子的质量会更好,再来就是桃子的品种也不是最新的,现在桃子品种发展得很快,所以在品种的结构上也要进一步优化。”
经过专家的指导,今年水蜜桃的果子比去年好了一些,村民不论是在采摘还是储存、运输上都比之前有了更多好的经验。
叶敦贵今年依旧加入到了公益助农的队伍当中。他说:“今年杭州市运管局跟我们一同挂牌了‘百千万’公益助农水蜜桃基地,宣传和进社区力度也较去年增强了。仅团购活动,我们就开展了10余次,不仅有线下团购,还有线上团购。持续两年的宣传,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今年前往塘边村采摘游的人数约2000人,销售近三四万斤。产品方面,我们也结合了去年的销售经验,将水蜜桃分为普通装和精装两款产品分开进行售卖。此外,我们也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联系上了临安一家水蜜桃果汁加工厂,通过大宗采购的方式销售了很大一批水蜜桃。”
为了塘边村的这片桃园,大家都使出了“三十六计”,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商销售为主,零售、团购、大宗采购、采摘游等多种方式为辅的销售策略。喜人的是,距离桃子快下市,30多万斤销售一空。
据统计,在杭州市运管局与塘边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总营收达到40余万元,比去年又翻了近一倍。经过两年的蜕变,这座小山村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