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几幢通体碧蓝的现代化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9月2日,位于海盐县望海街道的丹佛斯集团第二园区(一期)正式开园投用。这个总投资27亿元的制造基地,不仅是丹佛斯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全球性生产基地,更是海盐与这家丹麦工业巨头二十年携手共进、彼此成就的生动见证。
从2005年首次落户至今,丹佛斯已在海盐扎根整整二十载。回望来时路,这家集合丹佛斯动力系统、气候方案和传动三大事业部的企业先后十次增资扩产。在全球跨国投资整体趋缓的背景下,丹佛斯持续深耕海盐的选择,折射出这片土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吸引优质外资的强劲“磁吸力”。
新开园的第二园区不仅规模庞大,更以低碳、环保、绿色、健康为核心建设理念,集研发、测试、生产、展示于一体。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说:“这不仅是智能制造的新高地,更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战略飞跃。新园区是践行碳中和理念的卓越典范,我们将引入更多节能技术与解决方案,携手合作伙伴踏上脱碳新征程,为中国‘双碳’目标贡献绿色动力。”
信任,在一次次并肩前行中不断深化。近年来,丹佛斯在海盐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精彩裂变。2023年,在第二园区签约的关键时刻,面对其他城市抛来的橄榄枝,海盐不仅承诺保障绿电供应、助力打造零碳园区,还拿出400亩黄金地块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求。诚意终获回响,丹佛斯再次选择了海盐。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大使级副馆长宋博安表示:“丹佛斯在中国战略布局的持续扩展,充分印证了丹中两国对绿色未来的共同追求。丹佛斯海盐第二园区的启用将成为两国加强绿色合作,共同将气候目标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石。”仪式上,宋博安还代表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向丹佛斯赠予纪念瓷盘。
更让人惊叹的是“海盐速度”的持续刷新。2024年4月11日,第二园区正式开工。面对厚达800页的高标准建筑要求,尤其是严苛的机电规范,项目团队边学边干、日夜奋战。望海街道村镇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宋方回忆道:“很多同事感冒仍坚守工地,一天跑遍5个部门协调细节,鞋子都磨破了好几双。”结果,这座体量大、标准高的先进园区,从打桩到竣工仅用时355天。
在全球经济波动背景下,海盐凭什么实现“逆势突破”?答案藏在“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的理念中。从创新周报制度、定期会商,到量身定制“绿电套餐”;从打破“按投资强度供地”传统,为低产出高创新的研发项目配套优质地块,到推行“全程代办制”“综合查一次”改革,海盐用专业和诚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不仅“愿意来”,更“放心投、安心赢”。
正如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所说:“我们始终坚信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发展机遇。海盐第二园区的启用是我们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里程碑,也是我们继续投身中国绿色未来的有力举措。依托先进的研发和生产设施,我们期待与中国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助中国高质量绿色转型进程。”
丹佛斯的成功,已成为海盐外资环境最生动的注脚。2024年,海盐实际利用外资3.43亿美元,完成率列全市第一;近五年年均利用外资超3.1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高达59%。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外资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2%,形成以丹佛斯、安费诺、诺华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矩阵,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蓬勃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