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都不算突出的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为什么能火?这是很多初到李祖村考察、游玩的人都会有的一个疑惑。
日前,专程到李祖村学习乡村运营经验的衢州市衢江区溪滩村乡村CEO江燕芳边走边看,很快有了自己的答案:“除了村庄整洁、山清水秀,这里还有一个活泼有趣的青年创客群体。他们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用心推动乡村发展,给李祖带来了无限活力。”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李祖村能“出圈”,一大看点是“人”:271名创客聚居于此。他们身份各异,既有远道而来的00后创业大学生,也有回村继承祖宅的“北漂”,还有来自法国等国的“洋创客”。在他们的交流碰撞中,李祖不知不觉就“长”出了73个创客业态。
为何这么多年轻人选择留在李祖村?最早入驻李祖村的农创客之一、90后楼沙漠霜很有发言权。2018年,她辞去工作,选择租下李祖村的一套老房子开办起了扎染学堂,如今已带动10多人就业。“这里青山环绕,民风淳朴,不仅有家的感觉,还藏着一股淡淡的乡愁。”她说。
跟着江燕芳的步伐,顺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往里走,李祖村里三步一景、五步一画,各种颇具创意的小店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合影留念。
但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这个三面环山、位置偏僻的“水牛角村”,垃圾满地,道路坑坑洼洼。“不仅外人不愿来,村里人都想往外跑。”一名老村民回忆道。
转变来自于发展理念的改变。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无数小村庄描绘了新的未来蓝图,李祖村也逐渐意识到村庄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随后10多年,李祖村从清理村口“臭水塘”入手,再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小五化”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逐步改善。
5年前,台州小伙高立超来李祖村游玩后,就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留了下来。如今,他不仅成了李祖村的女婿,还在村民众筹开办的豌豆花餐厅当起了厨师。
义乌李祖村的00后创客叶露嫔(左)和她的“皮皮杂货铺”。 受访者供图
00后创客叶露嫔来李祖村创业不到2年,她的“皮皮杂货铺”成了网红打卡点,还和国内30多名设计师建立了合作。“有人专门从广东‘打飞的’来义乌,就是为了来杂货铺逛一逛。”有村民说。
年轻人多了,李祖村的“闲置角落”也纷纷被盘活:村西的缓坡地成了“雾也农场”,晚上上演非遗打铁花,点亮夏日“夜经济”;山坳里的梨树园空着?就建个梨工坊,把梨做成梨膏、梨酥,以前不太值钱的土梨成了“香饽饽”……
经过几年发展,在创客们的“魔法”下,李祖村老旧房屋、远山近水慢慢成了“金山银山”。一组数据看得见变化: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万元,是20年前的12倍多;村集体收入从1万余元涨到464万元。
依托李祖村的名气和流量,去年初,还组建了大李祖“共富联盟”,以3条旅游线路将李祖村及周边8个村落串联起来抱团发展,让9个村携手奔共富。
乡村变“大”了、变美了,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也增加了。这几天,正在李祖村四处找房子的绍兴人邱霞逢人就说“李祖的好”。“李祖村边上稠岩村的集装箱市集、岩南村民俗庙会都很吸引我。”邱霞希望,不久的将来,她也能成为李祖村创客团队的一员。
“这些年来,李祖村因地制宜,用生态优势带动村民致富,以青年入乡激活村庄发展,找准了方向,走对了路子。”李祖的变化,义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杨一峰看在眼里。他说,只要青年创客还在,未来的李祖,一定会继续美下去、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