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连天处,清泉入岛来。近日,舟山“朱家尖—柴山—白沙”岛际海底输水管线,在完成设备最终调试、管网冲洗消毒等关键工序后通水试运行。9月1日,这条“海底清水长廊”将正式投运,彻底解决白沙岛居民“吃水难”问题。岛上由此构建起“海底管输水+海水淡化+超滤膜深度处理”三重供水保障体系,实现从“吃水难”到“饮水安”的民生保障新跨越。
白沙海水淡化厂。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供图
白沙岛,一座静卧于舟山本岛东侧的小渔村,风景如画,素有“海钓天堂”之誉。但淡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制约岛上发展的核心难题。旅游淡季时常住人口虽仅200余人,但用水长期依赖船运和本地有限水源,稳定性与水质均难以保障。2021年1月,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与普陀区白沙岛管理委员会签订供水合作协议,全面接管岛域供水运营;当年7月,该改造项目被列入水利部党组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按下建设“快进键”。
过海管施工。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供图
在完成岛内管网改造9000米、户表改造473户、水表更换752只,并联通白沙—柴山应急海底管线的基础上,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启动了关键的“海上段”工程。该项目需在复杂海况和地质条件下铺设海底输水管道4.98公里。面对施工挑战,建设团队科学部署、迎难而上,最终按计划优质高效完成管道敷设。这条“海底清水长廊”设计输水能力达100立方米/小时,可稳定满足白沙、柴山816户居民日常和生活高质用水需求。
过海管施工。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供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水后白沙、柴山岛形成了多元互补的供水新格局。跨海输水:来自朱家尖的优质水通过海底管道直达岛屿,成为主力水源;海水淡化:作为重要补充水源,可在应急或高用水期调节保障;超滤膜净化:已建成的膜处理水站能对本地水源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水质安全。三重保障、系统联动,白沙岛供水可靠性实现跨越式提升,“缺水之痛”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