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9日讯(通讯员 沈舟)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的目标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时代机遇,在农业经济领域先行先试、攻坚克难、追梦奔跑,从“一张白纸”到“一面旗帜”。
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内,一个依托于物联网的数字农业样板间已然成形。手机遥控温室环境,施肥机自动调节水肥比。走进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的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几排高端大气的高规格连栋大棚便映入眼帘。
“我们采用成熟的沙培、气雾培和水培技术,种植西瓜、番茄、玉米、黄瓜和各种叶菜类作物。”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魁介绍说,占地120亩的园区内,只有一位管理员,因为“农业的数字化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在这里,余魁对园区的管控大多时候只需要依靠手机。
手机上点一点,两台无人驾驶机器就会按照设定线路穿梭在园区内,一个运输农产品,一个进行植培。打开手机中的APP,他随时可以查看到12个大棚内的实时监测画面,大棚内实时智能调节的温度、光照情况,以及施肥机自动为每种农作物调配的水量、农药、氮、磷、钾等含量。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他还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人为干预,设定相关数值,从而调控大棚内的环境及施肥机的输出情况。但更多时候,“数字农业”早已替他完成了这一切——大棚会根据农作物的需要,主动打开或关闭遮阳蓬,调节温度,让农作物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施肥机也会智能调节水肥比,形成农作物需要的完美配方。
在项目招引之余,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也率先开展数字农开平台建设,通过开发河道水质监测系统、垃圾分类监测管理等七个应用系统及相关硬件支持,接入数字工厂等物联网基地数据,实现数据的归集治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