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均由徐昌平提供
杭黄高铁从开工到建成历时4年,在这4年间,有一个人总是戴着安全帽、背着沉沉的双肩包,穿梭在高铁建设的第一现场,记录下建设的每个环节及建设工人最真实的状态。这个记录者就是徐昌平,那只双肩包里装的是他的两台相机、三个镜头。在他的照片库里,有关杭黄高铁的照片有几万张,初选后,留下来的仍有上万张。直到现在,徐昌平还在继续拍摄。“杭黄高铁对于富阳来说是历史性大事件,我要把建设过程和通车节点完整记录下来。”徐昌平说。
杭黄高铁于2018年12月25日开通运营,今天正好是“满月”的日子,就用徐昌平的纪实照片来为高铁“满月”庆祝吧。
高铁桥墩是拍摄的首张杭黄高铁照
徐昌平是本土摄影家,今年57岁,最初接触摄影是在部队里,当时仅是拍拍纪念照。1990年,在每个月工资只有120元的条件下,徐昌平斥资500余元购置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是国产珠江牌的,从此进入摄影圈。30多年来,徐昌平一直在渌渚镇政府工作,摄影是他从未间断过的业余爱好。
“早期追求的是画面的美感,会拍一些风光照,后来转攻人文摄影。”徐昌平说,搞摄影几年后逐渐发现,一些关于山水风光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别不会很大,而拍摄人文类的照片就有意思多了,有记录历史的作用。
对杭黄高铁建设过程的全方位拍摄,就是徐昌平选择记录历史的典型案例。“在得知要建设杭黄高铁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打算,高铁开通对富阳来说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徐昌平说,杭黄高铁在富阳境内开工是在2014年底,当时主要在做前期的挖地基和做桥墩,他曾多次去附近转悠,发现根本没有路线进入,找不到具体方位。直到2015年初,一个个桥墩逐渐立起来了,徐昌平意识到,手中的镜头到了可以介入的时候了(见右图)。
从渌渚到杭黄高铁建设一线,最近的是场口和桐庐这一段,距离渌渚不到10公里。因为没有直通到高铁建设现场的路,徐昌平就在这附近寻找“突破口”,他把车开到靠近高铁桥墩的地方,带上装备,“闯”进了高铁建设的世界。
他拍摄的首张杭黄高铁照片是桥墩的形态,桥墩是浇筑起来的。“在地面是拍不到整一片桥墩形态的,我看到有一台梯子就架在桥墩旁,通过梯子爬到桥墩顶上,视野就完全不一样了。”徐昌平说。
与桥梁队从冷漠到熟识,一顶安全帽让拍摄更畅通
桥墩建好后,就进入安装桥梁的阶段了,建设工人把一节一节的桥梁称为“箱梁”,每一节都像一个箱子,这些箱梁是在制梁工厂制作完成后,再运送到现场进行安装。“有一辆运梁车把箱梁运来,每一节箱梁都有750吨重,运梁车行驶5公里,需要三四个小时。”徐昌平说,运梁车会从已经安装好的梁上通过,接着安装下一节,为了拍摄到建设工人的劳动场景,徐昌平想了很多办法,有一次就直接爬到了箱梁上。
起初,现场的工人看到徐昌平都比较冷漠。后来,他遇到了桥梁队的主管,主管问他,拍摄的照片能不能给桥梁队一些,他们要做板图。“当然可以呀。”徐昌平欣然答应。后来再去施工现场,他就把照片带到现场送给他们,为了方便传输照片,徐昌平与桥梁队主管加上了微信,慢慢熟识起来。
“我基本上每半个月就要去一次,主要拍摄一些节点上的照片。”他说,与杭黄高铁的建设团队建立联系后,他的拍摄就顺畅多了,为了拍到完整过程,徐昌平提出要“探访”制梁工厂,桥梁队主管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送给他一顶安全帽。“戴上这顶帽子,你可以在工地上自由走动了。”桥梁主管这样告诉他。
后来,徐昌平才知道,桥梁主管送他的是一顶管理人员的帽子。“安全帽有好几种颜色,红色的是上级领导,蓝色的是技术员,黄色的是普通工人。”徐昌平说,这顶帽子,他还留在身边,并且打算永久保存。
在制梁工厂,记录最真实的工人们
“提出要去拍摄制梁工厂,我是有考虑的,在最辛苦的环境下,会更有画面感。”徐昌平说,在制梁工厂里,他从冬天拍到夏天,记录了建设者最真实的状态。制梁工厂的空气都是发烫的,工人们要扎钢筋,做完钢筋骨架后,再进行浇筑,基本处在高温环境。冬天还好,工人们会在白天制作,到了夏天,工作时间就集中在了早上和晚上。
夏天是制梁工厂最难熬的时候,工人们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工作到9点后休息,傍晚5点再继续,直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我也曾早晨5点去拍摄工人们的劳动照片,因为太热了,他们会光着膀子干活,这时,他们就会用手遮住脸,不让我拍。”徐昌平说,去的次数多了,和制梁工厂的工人们也混熟了,偶尔他也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他们。到后来,工人们在他面前就不再避讳了,“咔嚓”,最真实的一面就定格在了徐昌平的相机里。
徐昌平记忆特别深的是一次傍晚的拍摄经历。当时天快要暗下来,工人们光着膀子不停地做着手上的活,汗水在皮肤上渗透的细节,都被徐昌平的镜头抓拍了下来。与此同时,徐昌平的汗也流了不少,为了抓拍更多照片,他顾不得擦汗,汗水便流进了眼睛,那一瞬间,他的眼睛辣得完全睁不开。在这之后,徐昌平每次都会在脖子上挂一块毛巾,用来擦汗。
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徐昌平与镜头里的这些主角都成了朋友。“他们大部分来自河南、江苏,还有一些来自四川、安徽,基本上都是老乡带老乡的模式。”徐昌平说,他主动提出想看看他们的住宿环境。在板房里的生活环境是艰苦的,但工人们都很乐观,下午休息的时候,老乡之间会聊聊天,有人会组团打麻将,有人会躺在床上休息,有人会全神贯注玩手机,这些,徐昌平全都记录下来了。
不仅如此,徐昌平还把他们的姓名、年龄、家乡都记了下来。“我想做一个纪实类的摄影,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建设一线的工人们的工作、生活状态。”他说,在与工人们的接触中,感触很多,“看着他们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依旧乐观的样子,我想,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足迹踏遍方圆40公里,作品多次获奖
高铁建设过程在每一段中都是重复的,为了拍摄出更多丰富的照片,徐昌平会寻找不同的节点。杭黄高铁线路经过场口镇后就要进入隧道了,隧道就是吸引徐昌平的地方,能够拍摄出不一样的照片。场口是杭黄高铁在富阳的“尾巴”,随后就将进入桐庐境内,再到建德,这一路上都是山洞。在4年多时间里,徐昌平从富阳拍摄到桐庐、建德,足迹踏遍了方圆40公里的范围。
“在完成做桥墩、架箱梁后,就到了铺设铁轨的环节,这时候,来了不同的工程队。”徐昌平说,造高铁的人反而没时间坐高铁,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团队,他已经混熟的桥梁队在完成工作后去了广东,制梁队则去了安徽,在不同的地方继续工作。
让徐昌平没想到的是铺轨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了,一辆火车一路开来,枕木、铁轨就完成铺设了。“不过,火车自动化铺设结束后,铁轨上的每一颗螺丝还是需要人工拧紧。”他说,在铁轨下面还要铺设小石子,要做防护栏,要架线、拉线,每一环,他的镜头都没有落下。“同一个场景,我会选择在晴天、雨天、下雪天分别进行拍摄,这才是全方位的记录。”徐昌平说,现在,他还要继续拍摄高铁同行的照片,要选不同的天气,还要选择有弧度的路段,在如实记录的情况下,要把画面拍摄得更有美感。
这些年,徐昌平的杭黄高铁系列照片多次获奖,最早是在2017年9月杭州摄影大赛中,一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2018年12月在浙江省首届“高铁时代 美好生活”摄影大赛中,两幅作品获得优秀奖。他的组照《生活大舞台》还在“全球摄影网”国际摄影大赛中获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