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农业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工包心菜。(陈章升何峰摄)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一场春雨,将慈溪大牌头村广袤田野上的蔬菜滋润得鲜嫩水灵。大牌头人多地少,村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房前屋后,只要有空隙,他们就种上蔬菜。
一年之计在于春,村民又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多年来,他们搭准市场的脉搏,优化种植品种,组建蔬菜合作社,打造产业链,完善农业设施,健全农事服务体系,在这片盐碱地上,开拓出绿色高效农业的新天地。
发展高效农业的核心——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杭州湾畔的大牌头村,家家户户都会种蔬菜。“大牌头村大规模种蔬菜的历史有几十年了,我们就是在菜地里长大的。”村党总支书记陈雪锋说。大牌头位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慈溪,虽然不少农户经营着工厂或从事其他产业,但种菜的“老把式”一直没有丢掉。去年,大牌头村的蔬菜总产量超过7800吨,产值约1766万元。
靠种植白毛豆、包心菜和西兰花,大牌头村村民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他们亲切地将这三种蔬菜称为“老三样”。如今,大牌头村的蔬菜产业已构建起一条集种植、收购、加工、冷藏、外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老三样”基础上不断翻出“新花样”。
“有‘三星’公司在,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这几天,正是包心菜的收割旺季。大牌头村农民潘炎根说,只要按照约定的品种和生产标准种植,就不用为卖菜发愁。
位于大牌头村的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慈溪市三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村里农业的“定海神针”,也是蔬菜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村民种植的蔬菜,由“三星”公司收购,经初加工后,通过全程冷链方式出口到欧盟和东南亚。“我们专门从事蔬菜的加工出口,公司通过蔬菜合作社向农户下订单,成为大牌头村蔬菜产销的桥梁。”公司负责人杨杰说。这些天,“三星”公司满负荷运转,春节过后每天发出6个集装箱的蔬菜到海外。
以前,大牌头村村民种蔬菜处于自产自销状态。“有一年包心菜滞销,收购价从1元每公斤跌到0.12元每公斤。当时,许多菜烂在地里,无人采收,真是痛心!”村民丁苏联告诉笔者,“现在,许多农户加入了慈溪市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销售有了保障。行情好时,合作社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收购社员种的菜;行情不好时,合作社会优先收购社员手中积压的蔬菜。”
而村里也不断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种植,提高抗市场波动的能力。
此外,村里还活跃着一批农产品经纪人,除了收购热销农产品外,还收购青刀豆、蚕豆等小众农产品。内销和外贸“两条腿”走路,为农户的效益上了“双保险”。
“蔬菜销售有个常见的问题,就是集中上市,容易形成积压。”长河镇农事服务中心主任杨年岳说,蔬菜卖不出去,引发价格下跌,有时甚至出现蔬菜烂在地里无人采收的情况。现在有了冷库,可以先收购再加工,避免“菜贱伤农”。为进一步减缓市场波动,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星”公司正在谋划蔬菜速冻加工项目,进一步延长蔬菜贮藏时间。
图为刚从地里收割完包心菜的大牌头村农民。(陈章升何峰摄)
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健全为农服务体系
上周,村民开始播种白毛豆,在田里搭起一个个育苗的小拱棚。村民们把小拱棚形象地称为“育婴床”。那些天,长河镇农技人员经常来村里,在田里指导村民播种。只有掌控好“被子”的湿度、温度,才能孕育出“强壮”的“婴儿”。“有农技员在,我们心里踏实。”大牌头村蔬菜种植户章登钊说。农技人员送技术到田间地头,这在大牌头村是常见的事。镇农合联聘请的乡土农技人员,经常帮助农户解决种植技术问题。宁波农科院的专家也会定期前来解决“疑难杂症”。
在农技人员的指导和扶持下,大牌头村的蔬菜种植户不断更新种植品种,改进种植方式,提升蔬菜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享受到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来的红利。
长河镇是我省的“蔬菜之乡”,为农服务体系较为发达健全。尤其是该镇在2014年12月成立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合联后,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项目也更多。
作为农合联的实体服务平台,2015年7月,长河镇在慈溪成立首家镇级农事服务中心,整合涉农服务资源,为农户提供收购交易、冷藏服务、快速检测、植保服务、资金互助、农资供应、信息服务、农技服务八大服务。“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农事服务,我们都能提供。”杨年岳自信地说。
为减少病虫害发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合联打造了统一的植保服务平台。去年11月,镇农合联举行了无人植保飞机喷洒农药现场会。“今后,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植保外包势在必行,飞机喷洒农药,不但节省人工,还能实现农药减量,可谓一举多得。”大牌头村蔬菜种植大户丁建章说。
农合联的资金互助平台,不但在农户资金短缺时会“雪中送炭”,也能在农户扩大生产时“锦上添花”。去年,大牌头村村民陈达富扩大水蜜桃种植面积时急需资金,从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得到了年息仅为4.44%的贷款。据长河镇农合联负责人介绍,除资金互助会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户小额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方式获得贷款。
此外,长河镇农事服务中心还不断优化信息服务,创建微信群,第一时间将政策优惠、农业技术、产品供求等信息传递给农户。同时,为全镇10亩以上600余户种植户提供短时强降雨、狂风、暴雪等极端天气免费短信提醒服务,对大棚种植大户提供大棚内小气候气温、湿度等相关实时数据及技术建议措施。“有了这些信息,我们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尤其是碰到极端天气,可以尽早准备,避免损失。”大牌头村蔬菜种植户王冬甩说。
图为大牌头村村民在家门口编织草帽。 (陈章升何峰摄)
发展高效农业的关键——紧跟市场发展脚步
以前,大牌头村村民种过棉花,后来以种植蔬菜为主,持续优化白毛豆、包心菜和西兰花“老三样”品种,并不断引进蔬菜新品种。人多地少的大牌头村,因地制宜,紧跟市场发展脚步牢牢跟上市场的节拍,努力走在高效农业的路上。
“前些年,我们家种植的包心菜是‘冠王’,去年引进了新品种‘冬绿’。”王冬甩告诉笔者,“新品种包心菜不但抗病能力强,而且亩产提高了20%左右。更关键的是,‘冠王’的采收期2月底就结束了,而‘冬绿’可以持续到5月份,避免了扎堆上市导致菜价一落千丈的局面。”
长河镇农办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在优化“老三样”品种的同时,大牌头引进了附加值更高的紫甘蓝和松花菜。“松花菜的外形看似和白花菜差不多,但口味松脆,更受消费者欢迎。今年春节期间,松花菜的收购价最高时每公斤7元。”
“跳出‘老三样’,向品种要效益。”蔬菜种植大户丁建章说,“去年,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试种大棚蚕豆获得了成功。这些蚕豆在市场上卖到每公斤40元。”丁建章的成功,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大棚种植的蚕豆比在露地种出来的品质要好、产量要高,亩产值在2万元左右。总结试种经验后,村里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试种面积。”村委会主任丁家范说。
市场对蔬菜的绿色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村里近年来推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方法。去年,大牌头村批量制作性诱器,并安装到田间地头,危害作物生长的害虫大为减少。“生态农业建设刻不容缓,黄板粘卡、杀虫灯技术等也将在今年开始推广,这是市场的要求。”陈雪锋说。
这些年,大牌头村引种水蜜桃、“红美人”柑橘等水果,开始向更高效益的农业“进军”。为发展现代农业,大牌头村2017年投入20余万元将全村耕地进行标准化农田改造,对3米的田间沟渠全部进行砌砍,大大方便了农户的日常耕种和灌溉。下一步,将对田间道路实施硬化,对田间桥路进行改造加固,为大型农业机械进场做好准备。
美丽的大牌头村。(陈章升何峰摄)
村情速递
大牌头村地处慈溪市长河镇西北部,是长河镇中心村之一,由原大牌头、六根头、七塘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617人,外来人口680余人,农户1731户,耕地面积2600余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85人。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村级集体资产1.2亿元,人均收入26000余元,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科普村、宁波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村落文化宫示范村、宁波市水环境整治示范村、慈溪市文明村等光荣称号。
大牌头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白毛豆、包心菜、绿花菜、青刀豆、大头菜等,同时兼种葡萄、水蜜桃、柑橘等水果作物。现有农业收购站三家,其中以三星农业蔬菜有限公司为龙头,其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大牌头村积极鼓励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组织化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之路。同时,扶强扶壮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由企业、种植大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农户的种植选择多样化、市场化,实现农户增收。(何峰整理)
图为大牌头村农民公寓。(陈章升何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