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眼·云共治指挥平台
城市眼·云共治覆盖区域
城市眼·云共治监控探头
浙江在线12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华炜 通讯员 王佶敏 王志立)城市管理,在大部分市民的认知中,就是城管队员在街面巡逻整治,监督管理着流动摊贩,垃圾倾倒等各种行为。
没错,人,的确是城市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光靠人,是远远不够的。
“城市眼·云共治”系统,就是一套用科技来助力城市管理的智能系统,也是杭州拱墅区对城市管理的一大创新。
2019拱墅精彩印记第四篇,为大家揭秘这套拥有“隐身城管”功能的系统。
“隐身城管”助力
队员手机就能收到预警
“城市眼·云共治”系统,是拱墅区在探索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创新,而最早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的,是拱墅区小河街道。
从2018年起,小河街道开始与中电海康合作,引入全球领先的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探索建立“城市眼·云共治”城市管理模式。
撇开“AI”、“智能”这些大家不知所云的词语,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路上的摄像头摇身一变成为“隐身城管”。出店经营、流动摊贩、垃圾成堆、车辆违停等城市管理中的顽疾,有了这些身怀绝技的“隐身城管”后,不仅能被迅速发现,还能固定证据,第一时间预警。这些“隐身城管”在解放人力的同时,还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有垃圾出现在绿化带旁,定格拍照,红框圈出。
有店铺出街经营,定格拍照,红框圈出。
类似“道路不洁”、“出店经营”、“机动车违停”等违规行为,一旦发生,不用路面巡逻的队员前去发现取证,“隐身城管”就已经用一双双“火眼金睛”及时捕捉到,并贴心地拍好照标注出违规行为。
紧接着,城管队员在手机APP上就会接到“隐身城管”的预警信息。我们的队员只需点开信息,就能看到违规行为的具体时间、路段、违规画面以及违规类型。
这反应速度和执法效率,相较以往单纯的路面巡逻,提高一大截。
“城市眼·云共治”
每个词都有深意
真正要理解“城市眼·云共治”系统的运作模式,还得“咬文嚼字”。
“云”指的是人工智能大脑,获取数据分析;“共治”指的是线下各方共同参与治理工作;而前面提到的摄像头,就是“城市眼”,负责前端实时监控。
先来说说这朵智能的“云”。
这套系统采用能够深度学习的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在投入前期就已经对几万张照片进行了学习,并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继续学习。它能有多聪明呢?
举个小例子吧。钱报记者在小河街道城管工作人员的手机APP上,随机点开“道路不洁”这项类别中的一条违规告警信息。
点开系统拍摄下来的图片,第一眼还真没有发现不洁物的具体位置,仔细看才发现在小区门口的绿化带里,“躺”着一只小小的白色塑料袋,被系统识别并用红框标注出来。正因为这个识别技术的厉害,才能让这颗“智能大脑”,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再来说说“共治”。
为了更好达到治理效果,街道建立了各社区或行业“云共治”微信群,引入社区、物业、业委会、商家、执法部门等。
比如城管队员通过系统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在群里提醒店家,平时物业、社区等也会在群里发布文明规范经营等提醒。如果同一问题多次通知店家未果,城管队员就会现场执法,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取得显著成效
已在拱墅全区推广
小河街道的“城市眼·云共治”系统目前主要有小区垃圾分类管理、小区出入文明引导、保健品会销监管、小区电梯安全、场所安全用电、敏感场所管理、独居老人服务和孝心车位管理八大应用场景。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生成的各类数据,是没有温度的,但这些跳动变化的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特别的信息。
独居老人在家出现意外的事故并不在少数,如何更好关注关心独居老人是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工作之一。在独居老人服务的应用场景中,系统平台上就可以监控老人家中的用水用电情况。如果老人家里连续两天水电使用数值没有发生变化,社工就会立刻上门查看情况。这套系统在小河街道运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采集量相较以往提高71倍;商家在各方督促下整改的自觉性大大提高,执法保障率降至7%;路面巡查队员减少13人,下降45%,节约了管理成本。
今年以来,“城市眼·云共治”模式已由小河街道向拱墅区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