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已经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
前天,下城区城管局发布“云上城管”二期,其中的道路健康平整度检测系统完成上链,成为全国第一个城管领域的区块链应用。
一“眼”看穿道路健康
有了区块链加持,道路相当于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主动权,从以前的“人类帮我体检”转变成了主动开口说话,随时报告身体状况。
比如说,东新路上有一个窨井盖,高出了地面2厘米,导致路面不平整,每次车开过都要震一下。有了区块链后,车每震一下,就会传回一个数据,“云上城管”后台就监测到了,就可以立马派人过去维修了。
“我们跟出租车公司合作,为出租车司机的手机装上‘传感器’,每辆车传回的数据,都会传回‘云上城管’系统,计算机算法转变成实用数据。”下城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前期有100辆出租车参与试运行,已经传回了52万公里的道路数据,相当于绕地球13圈。
数据内容涵盖了路面坑槽检测、夏季高温沥青混合料路面拥包监测、裂缝检测、路面沉陷监测、接缝处路面结构差异错台等城市道路“病害”,相当于全方位监测道路的“身体状况”。数据多了,分析的准确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在试运行阶段,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8%。“自从这套系统上线,原来的路面人工巡查人员就转岗了,用来增加路面抢修的力量。”该负责人说。
接下来,该路面监控系统会有一个App,想要参与道路体检的市民朋友,可以下载安装路面监控传感器,为路面大数据监测提供数据上传,上传得多还会有奖励。
水上“眼睛”让河道美丽又智慧
除了道路健康平整度检测系统,“云上城管”二期还有水下机器人监测河道、5G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上岗等功能,不仅有“地下眼”“水中镜”,也有“前线尖兵”。
这名“前线尖兵”是一台5G+AI+无人驾驶扫地机器人。它体积不大,车轮小小的,头顶有一个白色的AI功能摄像头,前头还自带两把圆形“扫帚”,看起来萌萌的,行动起来也慢悠悠的,时速只有20公里。不过,它的工作能力可是不容小觑,一个小时可以打扫7000平方米,可以连续工作6-8小时,相当于6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360度沿边无死角清扫,清扫不留死角。
不过,由于安装了人工智能识别垃圾和人体检测,导致它有些“高冷”——前方是垃圾时,它便自动抬起中刷挡板,可前方若是一个人,它就会识趣地绕行了。
别小瞧它头上的摄像头,它可是跟“云上城管”的AI智能分析系统相连。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实时查看现场情况,发现垃圾或者违章停车,云上城管指挥中心可以下发指派命令给机器人,监控摄像、路面巡逻等。
目前这个新款机器人共有两台,服务范围暂时在下城新天地和武林广场一带。
河道水质的监测一直是美丽河道建设的一大难题,此次下城“云上城管”二期中的人工智能河道监测功能就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下城区的河道排水口,都安装了水下机器人,利用5G技术进行水质数据的实时监测以及画面回传。传输回来的数据能够在“云上城管”二期的控制大屏幕上看到。“比如说,‘电导率’这个数值,如果超过500,就说明水质有问题了,有可能存在雨污混排的情况,城管队员就要去现场勘察了。”该负责人说。
这项功能,除了平时监测水质,在汛期更能大显神通——通过传回的数据,可以监测河道的水位情况,为防汛抗台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今年1月“云上城管”一期在下城区上线,这颗“聪明”的大脑为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环卫、直运、查违、河道、停车、绿化、市政等12项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创新和升级,使得问题的解决率提高到100%,市民的满意度大大提升。